曾經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下合樂寺村飽受風沙肆虐之苦,而如今在這里,深藍色的光伏板鋪展大地,羊群在其間游走覓食。黃沙之地重煥生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圖景在此展開,這正是青海省光伏產業發展的生動縮影。
下合樂寺村位于塔拉灘,全村317戶1115人,原本是一個以農耕為主、農牧結合的村莊。然而,土地沙化日益嚴重,牧民無奈遷徙,草原在干旱中沉寂……
塔拉灘命運的轉折點出現在2012年,隨著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太陽能發電基地在此建設,一塊塊光伏板的鋪設,不僅為清潔能源開發奠定了基礎,更成為生態修復的“加速器”。
圖為華能海南州300兆瓦華忠光伏電站。 記者 鄧林如 攝
曾經寸草不生的荒漠,在光伏板下開始萌發綠意?!拔覀円劳挟數刎S富的農牧資源,創新探索‘光伏+’綠色生態模式?!敝袊A能集團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以下簡稱“華能青海分公司”)派駐下合樂寺村的駐村工作隊員郭文俊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華能青海分公司通過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利用光伏板下空間培育優質牧草,努力打造‘光伏牧場’?!惫緦⒔?0萬畝的光伏牧場免費向村里養殖戶開放,并采取“夏進冬出”的方式,有效解決了草山禁牧后牧民的放牧難題。
沙漠戈壁灘鋪上光伏板后,水分蒸發量減少30%,風速降低50%,植被覆蓋率提高到80%。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綠草叢生,牛羊得以重返家園,“光伏羊”的美名由此傳開。光伏板下,牧草在板間縫隙蓬勃生長,羊群穿梭其間,形成了“牧光互補”的獨特生態——清潔能源與生態養殖的融合,讓黃沙之地重煥生機。
“該光伏電站的年發電量可滿足約17.5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惫目⊙a充道,“為了讓羊群能夠暢通無阻地吃草,也為了發電設備的安全,經過研究,我們將光伏組件的離地間隙設計為150厘米。同時,定期對光伏板進行維護沖洗,順帶給光伏板下的土地補充了水分,提升了草地涵養水源的能力,使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p>
光伏牧場不僅讓草場重生,更讓牧民的腰包鼓了起來。據統計,通過“光伏+藏羊養殖”模式,村集體羊養殖場每年為養殖戶節約養殖成本近120萬元,戶均增收近10萬元。截至2024年底,下合樂寺村人均收入突破2萬元。該模式既為電站節省了除草費用,也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光伏羊”養殖模式的顯著成效,是海南州積極探索高原地區可持續發展新路徑的重要實踐。海南州科學技術局局長謝康勇表示,作為目前唯一獲批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的民族自治州,近三年來,海南州大力推進“光伏+生態+鄉村振興”“光伏+生態+畜牧業”等創新模式,推動清潔能源與生態保護深度融合。
2024年,海南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9%,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其中,清潔能源項目完成投資161.79億元,僅光伏項目就完成投資117.62億元,同比增長17.5%。如今,海南州正積極履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的主體責任,努力交出一份高質量發展的新答卷。
科技點沙成綠,牧歌隨光流淌。塔拉灘的蛻變證明,當清潔能源產業扎根大地,不僅能點亮萬家燈火,更能讓荒漠重披綠裝。如今的塔拉灘,放眼望去,藍天白云之下,一片片、一排排光伏板宛如藍色的海洋,羊群點綴其間,如同撒落的珍珠,蔚為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