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半導體行業迎來了一波IPO熱潮,7家各具特色的半導體企業正扎堆沖刺IPO。具體來看,6月26日至30日短短5天內,7家涵蓋GPU芯片、半導體材料及設備制造等細分領域的企業密集獲得滬深交易所IPO受理,擬募集資金總額合計超過182億元。
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當屬兩家GPU芯片設計企業——摩爾線程和沐曦股份。6月30日,兩家公司同日獲得上交所科創板受理。摩爾線程擬募資80億元,成為今年以來科創板擬募資金額最大的IPO項目。該公司成立于2020年,主要從事GPU及相關產品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從財務表現看,摩爾線程營收增長迅猛,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由0.46億元增長至4.38億元,復合增長率為208.44%,但公司尚未實現盈利,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8.40億元、-16.73億元和-14.92億元,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38.09億元。
沐曦股份此次IPO擬募資39.04億元,該公司專注于全棧高性能GPU芯片及計算平臺的研發。
在存儲芯片領域,大普微作為國內極少數具備“主控芯片+固件算法+模組”全棧自研能力的企業級SSD廠商,公司形成了主控芯片設計、固件算法、模組設計、驗證測試四大類核心技術。該公司6月27日獲深交所創業板受理,擬募資18.78億元。財務數據顯示,大普微營業收入從2022年的5.57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9.62億元,凈利潤從2022年的-5.34億元改善至2024年的-1.91億元。
沁恒微則在連接技術和微處理器領域深耕多年,公司IPO申請于6月30日獲科創板受理,擬募資9.32億元。該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接口芯片和互連型MCU芯片,主要應用于工業控制與連接、物聯組網和互聯、計算機及手機周邊等領域。2022年至2024年,公司業務經營持續向好,營業收入分別為23825.64萬元、30761.07萬元和39679.53萬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910.41萬元、7239.67萬元和10399.18萬元。
在半導體材料領域,初源新材作為感光干膜領域的領軍企業,其創業板IPO申請已于6月28日獲受理,擬募資12.20億元。公司目前在內資感光干膜廠商中位居第一,全球廠商中排名前三,市場地位突出。
設備制造領域的兩家企業各有特色。臻寶科技專注于半導體設備精密零部件制造,6月26日獲科創板受理,擬募資13.98億元。該公司成立于2016年,主要產品為硅、石英、碳化硅和氧化鋁陶瓷等設備零部件產品。
亞電科技則聚焦濕法清洗設備,6月27日獲科創板受理,擬募資9.50億元。該公司實現對8英寸、12英寸等市場主流晶圓尺寸,成熟制程濕法清洗核心工藝場景的全面覆蓋,持續推進先進制程產品的技術驗證及產業化應用。
此外,據證監會官網披露,集成電路龍頭企業紫光展銳已在上海證監局完成了IPO輔導備案,擬在科創板上市。公司IPO輔導機構為國泰海通、中信建投,輔導協議簽署時間6月25日,或將加速進入正式上市申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