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經濟參考報    
首頁 今日關注 最新播報 專題報道 建言獻策 兩會觀察 兩會現場 兩會時評 兩會圖片  
 
數字大國的新起點
祝賀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召開
    2008-03-03        來源:中國證券報
  春風拂面,萬物復蘇,又是一年好光景。
  5000多名代表委員,5000多名中外記者,新一屆兩會于今天拉開帷幕。新老換屆、改革卅載、奧運盛會、大部制改革……一個個熱點話題,令今年的兩會格外引人矚目。
  北京吸引世界眼球的遠不止于此。就在兩會召開前夕,在藍眼睛高鼻梁的外國人眼中,中國又多了一個稱呼:數字大國。
  仿佛在不經意間,我們已然摘取了眾多的世界第一:近30年來經濟增長最快,年均增長率高達9.8%;外匯儲備規模高達1.53萬億美元,比排名第二的日本還多約5000億美元;服裝、水泥、黃金和鋼鐵,比世界其他任何國家生產得都多;新興的中國資本市場,擁有了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
  回首剛剛走過的五年,“中國奇跡”愈加輝煌:GDP從2002年的12萬多億元躍升至24萬多億元,5年再翻一番;財政收入從不足2萬億元升至5.1萬億元以上,年均增加6000億元;扣除物價因素,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8%,農村居民純收入年均增長6.8%;電力裝機容量累計增加3.5億千瓦,高速公路增加28000公里……
  就經濟總量而言,今日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數字大國。這一串串數字所代表的,是前朝人所夢想的“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是近30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實踐。
    然而,當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的視野眺望未來,透過另外一組組數字,我們看到的是:中國正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
  中國經濟總量已排名世界第四。但中國最大的國情是擁有世界第一的人口,再大的數字,以13億人口做分母,結果都可想而知。按人均GDP計,我國排在世界百名之后———中國的建設和發展任重而又道遠。
  一些看起來驚人的數字,也往往“名多實少”。我國一家著名的石油企業,一度擁有世界第一的市值和亞洲最賺錢企業的光環,但它2006年的利潤不到美孚的一半,主營業務收入只有人家的四分之一。我國鋼產量已高達世界第一,可鐵礦石大量依賴進口,人家說漲價就漲價,結果是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嚴重擠壓。
  一些排名居前的“負面數字”,更加凸顯了我們的不足。以單位GDP能耗為例,我國的消耗量是美國的3倍,是日本的9倍。這從一個側面表明,防污治污和節能環保已成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燃眉之急。
  由此可見,我們不能滿足于做“數字大國”,還須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由以數字為標志的“大國”走向以效率為標志的“強國”。
  按照黨的十七大的規劃,到2020年,我國要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14.5億人民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目標。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意味著要用同樣或者更少的資源,生產出比目前多得多的產品。如果說,中國改革的一個重要初衷,就是以高效率的市場經濟取代被實踐證明是低效率的計劃經濟,那么,我們今天仍然面臨著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以提高經濟效益的命題。
  要做好這道劃時代的命題,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無疑具有從資源配置的源頭上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特殊功效。
  資本市場生來就是優化資源配置的所在。這是因為,在眾多要素中,資本具有“硬通貨”的性質,資本的交易可以帶動其他要素的交易,資本的流動可以帶動其他要素的流動,資本的優化配置相應地也就可以帶動其他要素的優化配置。當由資本帶動的眾多要素實現了高效的投入與產出,又何愁經濟效率和效益不隨之提升?
  資本市場具有促進科技創新、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能動作用。資本唯利是圖,資本也敢于冒險,這雙重秉性的雜糅,決定了它對萌芽中的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科技成果具有高度的敏感,對把科技成果推向市場轉化為經濟效益具有強烈的沖動。而所有這些,不正是我們建立創新型國家、走新型工業化之路所需要的嗎?
  資本市場還具有分散風險、減少社會資源浪費的功能。資本市場配置資源的另一面就是配置風險。想獲取高額利潤么?對不起,高風險隨之相伴。不愿冒大險么?可以,獲利的預期也要隨之下降。正是這種風險的分散組合,在高效率配置資源的同時,減少了風險集中釋放的可能,從而降低了經濟運行的成本。
  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呼吁,中國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必須構建強大的金融和資本市場。
  從出席本屆兩會的代表委員名單中可以看到,來自金融證券界的人士大幅增加。其現實注腳是,在剛剛過去的2007年,我國內地資本市場籌資7728億元,超過前6年的總和;滬深兩地上市公司總數已達到1550家,滬深兩市總市值已超過32萬億元,流通市值9.31萬億元;投資者開設的有效證券賬戶總數高達9200萬戶。資本市場和國民經濟的關聯度不斷增強,股市正日漸成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
  我們期待著,來自金融證券界的代表委員,在新一屆兩會中認真履行職責,踴躍建言獻策,為了我國新興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為了中國經濟由大到強,做出積極的貢獻。
  預祝新一屆兩會圓滿成功!
  相關稿件
· 一個美國CEO眼中的中國兩會 2007-03-15
· 兩會一言集[2007-03-15] 2007-03-15
· [兩會報道]勞動保障部坦承退休人員待遇不公 2007-03-14
· [股市•2007-3-13]兩會行情演繹滬市六連陽 2007-03-14
· [兩會特別報道]關注高等教育 2007-03-12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工作人員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0 - 200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通訊社網絡中心
版權所有 新華網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