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一些資源富集地區曾經把“有水快流”挖掘資源視作發展法寶,在付出慘痛代價后開始反思,開始尋求“眼前賬”和“長遠賬”的新平衡,求解科學發展新等式。
“富饒的貧困”困擾資源產區
在貴州省開陽縣金中鎮一片名叫大水溝的河谷地帶,一座現代化的磷化工基地拔地而起,今年10月份這里將投產建成年產160萬噸高濃度磷復肥和50萬噸合成氨磷化工基地,而這個化工基地東西兩側,就是開陽磷礦的礦山,這里將成為全國首個坑口磷肥廠。 貴州是我國磷礦石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而貴州開陽縣因磷礦資源儲量豐、品位高,是我國最重要的磷礦石原料生產基地。全國人大代表、貴州開磷集團董事長屈慶麟說,僅僅是幾年前,為了能更多、更快地開采和出售磷礦石資源,當地大小企業在政府“有水快流”思路的促動下,一度形成“全民開礦”的熱潮,競相粗放攫取資源,甚至惡性競爭不惜壓價向省外乃至海外輸送廉價資源。 “熱鬧的資源大開挖并未給企業和地方政府帶來實在的經濟效益,富饒的資源仍未使當地群眾告別貧困!鼻鼞c麟代表說,混亂的資源開發使磷肥企業在全國遍地開花,東北、華東等地磷肥企業千里迢迢從西南運輸礦石,原料與加工嚴重背離的產業布局長期扭曲。 而在重慶,煤炭資源儲量和產量最大的松藻礦區,由于地下被采空,目前已形成大面積的采煤沉陷區,危及3萬多人口生活安全,水源變質、土地減產。全國人大代表、重慶綦江縣縣委書記王越說,事實證明,一些地區盲目進行資源開發,給群眾帶來的傷害遠大于收益。
一筆得不償失的收支賬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劉遠坤給記者講了幾個例子:在“江南煤!痹瀑F兩省邊界的云南富源縣和貴州盤縣交界處,幾個村的農民群眾和干部職工為了更多占有資源、開發資源,短短幾年間競相引進十多家煤礦企業爭著挖礦,越界開采?墒,幾年后農民也沒有因為挖礦真正富起來,卻不斷出現地面塌陷、房屋開裂等地質災害。坐落于貴陽水源地百花湖邊的貴州水晶集團是一家高污染企業,近幾年企業下力氣治理污染,可據測算現在要治理水晶集團對百花湖沉積的汞污染,需要20億元,相當于該企業100年的稅收。 “豐富的資源的確是西部不可多得的寶藏,可有些地區領導算資源收益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群眾能獲得什么,而是地方政府能獲得什么,甚至自己能獲得什么。扭曲的資源發展觀造成得不償失的收支賬!眲⑦h坤代表說。 貴州省平壩縣高峰鎮麻郎村黨支部書記劉喬英是一位從基層選出的全國人大代表,她說,現在資源開發引發的矛盾和壓力在基層大量集聚,這種局面必須盡快改變。
讓群眾受益才是惟一標準
“化解資源開發的遺留問題的確會非常艱難,但是客觀形勢已經在逼迫我們,資源開發既要算‘眼前賬’,更要算‘長遠賬’!比珖舜蟠、我國南方重要煤炭基地貴州六盤水市市長劉一民說。 王越代表說,必須盡快建立更多惠及群眾的資源開發新機制,比如說,建立礦區群眾土地作價入股礦產資源開發的新機制,建立礦業權人對礦區人民財產的保險制度,推進礦區困難群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制定專門的《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法》等,逐步破解資源區極貧極富,富縣窮民的經濟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