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農民工的不幸遭遇,讓律師秦希燕決定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
這個農民工的妻子得了風濕病,沒錢醫治,丈夫只好出門打工。臨行前,妻子拖著他不讓走:你走了我會死的,你在家我安心一點。
結果,丈夫出門不到兩個月,妻子病故了。農民工拿著電報找老板要工錢,老板給他一張白條。
農民工拿著白條來找秦希燕。1999年,秦希燕開始為下崗職工和殘疾人義務提供法律援助。2003年,秦希燕又成立了律師服務團,免費為農民工討工資。
“我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希望能帶動周圍的同行!鼻叵Q嘣诮邮懿稍L時說,全國3萬名律師每人辦10件這樣的農民工案子,每個案子也牽涉幾十人,這些案件就能維護上億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這次參加兩會,全國人大代表秦希燕帶來的議案中,有關于改革現行醫療事故鑒定制度的,有建立統一賠償標準的,有取消同命不同價賠償的……
他說:“做一個律師,就要像一個律師。就是要把社會的工作擺在第一位!
和秦希燕一樣來自新階層的,還有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他1982年開始創業,12年后,創辦中國光彩事業。
開始創業時,劉永好和三位兄長辭去公職,變賣手表、自行車籌集了1000元人民幣。數年后,他們成為中國飼料生產企業的“大哥大”。
1994年的中國民間商會會議上,劉永好談了一個想法:希望發揮民營企業的優勢,為貧困地區做點實實在在的事。與會9位民營企業家一致贊同,中國光彩事業就此拉開序幕。
光彩事業引發了中國民營企業界的熱烈反響,自1995年在涼山州創辦第一個光彩扶貧工廠以來,“光彩事業”漸成燎原之勢。
新階層中,熱心公益事業的還有王健林、南存輝等。
“我個人對吃、穿都沒有太高的欲望,能將財富回饋社會是最好的選擇!蓖踅×謸味麻L的大連萬達集團,是國內慈善捐贈額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
多年來,萬達已形成一個慣例,每到一地開發,都捐助一所希望小學,現已捐資興建了30余所希望小學。
一份由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06年度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形勢分析報告”提出,民營企業已成為發展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重要力量。截至2006年年底,參加中國光彩事業的民營企業有近兩萬家,5年來累計捐款超過150億元;由民營企業參加的光彩事業累計投資項目15429個,累計到位資金達1247億元,更多的人因此受益。本報北京3月9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