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班門弄斧,自從出現在明朝梅之煥題李白墓詩里后,這個詞多是用來譏諷和批評那種在行家面前顯示自己本領的行為,近乎于“自不量力”的意思。 從表面看,不敢班門弄斧是個謙詞,而實際上反映了一種不思進取的心態。不敢班門弄斧,就只有跟在前人的后面,亦步亦趨地簡單模仿,永遠在“魯班”的屁股后面徘徊,那么,進步、創新、發展也就無從談起。長此下去,不僅是個人退步,企業衰亡,也是社會的倒退,人類的悲哀。 如果仔細推究這種觀念,我們還會看到它帶有很強的封建意識。2000年的封建禮教,影響了我們對“權威”的挑戰和更全面的認識。社會需要權威,但如果認為權威都是最好的,他們的話也是不可更改的,誰要是敢在權威面前表現出一點自我,誰就會被視為不自謙,甚至可笑,那就是對權威的迷信,走入了歧途。與班門弄斧形成對應的還有一句老話叫做“關公面前耍大刀”,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只是更直接更不客氣就是了。殊不知,這種觀念及其思想束縛了多少人,在某種程度上拖了社會進步的后腿。 因此,在今天市場經濟大潮中和提倡創新的年代里,我們的企業要走出國門,要想躋身世界名牌與先進行列,除了有過硬的品質之外,還需要一種敢到“魯班門前”去“弄斧”的勇氣和精神。同樣,每個人要得到富有個性的發展,就要摒棄不敢班門弄斧的舊觀念,沖破“班門”的束縛,大力提倡敢于“弄斧”到“班門”的精神。 弄斧到班門是社會進步的體現,是解放思想勇于創新的表現,人類要發展,就不能只依賴前人的思想與成果,而是要積極思考,大膽創新。我們應當肯定和佩服的是敢于班門弄斧者的勇氣和敢于面對問題不怕挫折的決心。全球經濟一體化之初,我們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大膽走出國門,到世界500強門前學習取經、開廠設店,雖然有的遇到挫折甚至失敗了,但他們敢于面對強手,敢于展示自己的勇氣和精神,和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沒什么兩樣。也正因為有了他們的“班門弄斧”,才為后來的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并取得驕人業績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某種意義上說,無論企業還是個人,弄斧者未必有魯班那等本事,但實踐告訴人們,只要他們以魯班為榜樣,也以魯班為挑戰對象,更以超越魯班為目標,才能知道自己究竟具備什么樣的水平,從而再接再厲,為再一次“班門弄斧”做好準備。 當今中國,正是一些企業和個人有了弄斧到班門的精神,才打出了中國企業和中國產品的聲譽,海爾、TCL、聯想等都是最好的例證。即使是傳統產業,同樣也能到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國品牌名城之一的泉州市的一些服裝企業為我們提供了經驗。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以良好的信譽和質量做保證,以先進的科學技術做后盾,以打造百年企業,爭創國際一流品牌為目標,敢于叫板國際品牌,敢同世界一流服裝企業打拼。在向強者挑戰過程中,成就了一批知名企業。 要敢于班門弄斧,是說競爭要找高手!芭辈皇悄康,“敢”也不能盲目,關鍵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要清楚競爭的目的是為了什么?萬一失敗了又怎么辦?這樣才能更加清醒地認識自己,才有利于找到差距,取長補短,揚長避短,力爭“后來者居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