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到山前沒有路
    2008-01-11    徐殿龍    來源:經濟參考報
  “車到山前必有路”,這是一句中國古語,大多用來比喻事到臨頭,自然會有解決的辦法,常用以寬慰處于困境中的人。
  “車到山前必有路”,嚴格說來是個“勵志”語,但可怕的是,一些企業管理者時不時地把它運用到企業之中。比如:企業決策遇到困難時,企業違規甚至違法強行攻關時,產品研發和投放市場情況不明時,企業發展沒有明確目標時,等等,都能聽到這類話。應該說,在信息不發達的閉塞年代,尤其是企業初創完全依靠創業者“單打一”式的個人英雄年代,憑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豪氣、信念和一種不服輸的勇氣,敢于迎接一切困難的霸氣,也許偶有成就。
  但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越蠻干、越勇敢,越豪氣沖天,吃的苦頭也越多,遭遇的風險就越大,甚至會碰得頭破血流。這是筆者調研過的一個民營企業:經過多年創業,這個企業有了一定的積累和知名度,企業準備圖謀更大發展,擺在管理者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沿著原有的產業產品擴張發展,一是另辟蹊徑多元化發展。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一天企業老板和幾個朋友閑聊,突然聽到一個科技項目的投資信息,頓時熱血沸騰,激起了投資熱情;貋砗,立即調撥資金,不管企業實際,不看人才隊伍,不作市場調研,光憑幾個朋友的口頭約定,將所有資金和精力都投入進去,當有人勸其多做調研時,他不屑一顧,并說,憑著他對市場的感覺和運作,肯定能做好這個項目。即使遇到困難,堅信“車到山前必有路,結果,不到三年,項目失敗,資金全賠了,人才流失了,企業奄奄一息。當他和筆者說起這段經歷時,深有感觸地說,搞企業不能憑熱情和豪氣,也最好不要逞個人一時之強,一定要經過縝密嚴格的論證和準備后再實施,這樣才會少走甚至不走彎路。
  這個企業和前面的寓言一樣,告訴我們,做事前一定要做好各方面的準備才行。不要總想當然,有時可能一片樹葉擋住視線,造成巨大損失。一定意義上講,大凡講車到山前必有路者,其實是在為自己的懶惰和情況不明尋找借口,甚至只是一種僥幸的心理作祟,F實情形是人在路上,雖然一些時候不可能預知路的盡頭在哪里,也許不知道前面有沒有路,但不等于可以不對前面的路況作好出分析判斷,雖然不完全清楚前面的路到底如何,但從心理到實際要有多手準備,要有各種應對措施。當然,作為管理者,光有準備還不夠,還要具備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就是不論前面的路況如何,都要始終清醒,指揮若定,在以己為主的原則下,隨著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在最短時間、用最佳方式、盡最大努力清除前方路上所遇到的一切艱難險阻,使企業具有非常強的抗風險能力,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從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
  相關稿件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