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華不友好廣告凸顯狹隘民族心態
    2009-06-16    本報記者:劉洪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期《華盛頓郵報》上刊登了一幅近一個整版的廣告。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又是批評中國的,標題是“又一場信貸危機”———廣告是指桑罵槐,以當前美國的信貸危機指責中美貿易失衡給美國埋下新的隱患。
    廣告的正上方,是一張標署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發給美國人的信用卡,左上角自然是代表中國的五星紅旗,信用卡的戶主名一欄則標注著“你的孩子的名字”,下面則是一系列的“控訴”:
    “在過去10年,我們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增加了300%多,每年超過2500億美元。這種失去控制的貿易不平衡,使得中國成了我們的債權人———中國得以斂聚了1.5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我們使美國的未來幾代人的命運,處于中國債權人的掌控之下!
    “貿易不平衡存在,不是因為中國比美國更會制造產品,而是因為中國政府傾全力鼓勵出口,并通過操縱貨幣、高關稅和費用、企業或產業國有、非法補貼、猖獗盜版、在其他市場傾銷產品來阻止進口!
    “然而,我們的政府仍未采取必要步驟來阻止這種掠奪行為。盡管誓言采取強硬行動,奧巴馬政府近來拒絕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
    真是“血淚控訴”!但仔細看看廣告刊登者的大名,似乎也就見怪不怪了?钦呤敲绹虡I和工業理事會,這是一個極端保守的商業組織,代表的是部分中小企業的利益。該組織一直是美國反對自由貿易的忠實擁躉,并是“購買美國貨”等保護主義條款的積極鼓吹者。該組織的宗旨,也寫得很明了、很醒目:“為美國公司而戰,為美國人就業而戰”。
    但為美國公司而戰,為美國人而戰,中國和中國企業就是原罪嗎?在美國,美國商業和工業理事會自然有刊登廣告的自由,但廣告能否打動人、能否有說服力,則不是它單方面能夠決定的。
    美對華存在龐大貿易赤字,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都認為,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中方有責任,美方也有責任,解決的途徑,就是中美都抓住時機、進行經濟轉型,美國必須提高居民的儲蓄率,改變過度借貸消費的習慣;中國則必須加大刺激內需,使經濟由出口驅動轉為內需拉動。
    而這則反華廣告的“血淚控訴”,其中的一些指責是相當片面的,它只看到了美對華貿易赤字,未看到美國對華貿易規模,尤其是出口的增幅。以美中貿易委員會統計的數據,在2000年至2008年,美國對華出口增長了341%,大大高于同期美國對世界其他地區出口增幅的60%。美國政府官員也多次表示,中國是美國的主要出口市場之一,美國經濟的復蘇也離不開中國經濟的發展。
    至于中國是否是匯率操縱國,一直是美國一些人對華施壓的籌碼。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在上任前曾說,中國政府操縱了匯率,結果是什么?各方詫然,美國外匯市場也發生劇烈波動。在當前金融危機為首要挑戰,美國有求于中國的情況下,許多美國媒體也指出,重提人民幣匯率“不合時宜”。鑒于此,在4月提交國會的報告中,蓋特納明確表示,盡管人民幣匯率存在低估,但中國沒有操縱人民幣匯率,并且在積極增加人民幣的靈活性。
    而且,在世行擔任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的林毅夫也對我說,繼續炒作人民幣問題反而會讓危機更加嚴重。在林毅夫看來,中美兩國經濟失衡的問題,不是匯率造成的,而是結構性的問題。如果人民幣真大幅升值,中國經濟會面臨重創,美國進口成本也會增加,也會加劇美國的危機。
    其實,歸根到底,美國的這則反華廣告,實質就是保護主義。在這則廣告下方是三大訴求:結束信貸危機,加強規則落實,確保美國強大。美國強大未必就是壞事,畢竟這個世界不是“零和”的世界,正是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和金融危機,才導致世界其他國家受池魚之殃;美國經濟早日復蘇,也有助于其他國家經濟走出困境。但美國強大,必須建立在不損害其他國家利益的基礎上!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結到中國人頭上,并以此揮舞起大棒,不僅不合乎情理,也與當前時代格格不入。
    (本報記者劉洪6月15日發自華盛頓)
  相關稿件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