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劉易斯拐點”的考驗
2011-03-09   作者:陳曉彬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陳曉彬

  全國多處地方出現的“民工荒”現象,再次引起經濟學界關于“劉易斯拐點”問題的熱議。盡管學界對這個拐點是否已經到來仍有歧見,但應無疑義的是,“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必將受到這個問題的重大影響。兩會開幕后,不少代表委員雖然沒直接使用這個經濟學術語,但就與之相關的許多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所謂“劉易斯拐點”是指在既有現代工業又有傳統農業的“二元經濟”發展中國家,工業部門把農業部門由于邊際生產率低而產生的剩余勞動力吸收完畢,勞動力供應變為短缺,工資開始快速提高的現象。目前,中國勞動力還有三成在農業部門,幾億人耕種18億畝農田,似乎離“劉易斯拐點”還有距離。但是,深入分析目前農業勞動力的年齡結構,就能發現,向工業部門轉移的富余勞動力確實很有限了!皠⒁姿构拯c”即使還沒到來,至少已經逼近了。
  1995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當時0至14歲,即現在16歲至30歲的人口有3.22億。按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說法,“十二五”期間,城鎮化率從47.5%提高到51.5%。城鄉人口數量大體上一半對一半。那么,這個年齡段的鄉村人口大約為1.6億。據報道,目前農民工有2.4億人,其中六成左右是“80后”、“90后”,也就是說農村中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差不多都出來打工了。
  1964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當時0至14歲,即現在48歲至61歲的人口為4.07億,在鄉村的應該有2億多。他們中絕大部分人應該還健在,而且具備勞動能力。但到了這個年紀,幾乎沒有機會轉變為工業勞動力了。
  根據2005年人口抽樣調查結果推算,當時25歲至39歲,即現在31歲至45歲的青壯年人口有4.2億,鄉村人口應該有2億多,F有的農民工中,除去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其余的1億人主要是這個年齡段的人,留在農業生產領域的還剩1億多。這個年齡組別的農業勞動力或許還有一些能向工業部門轉移,但不可能再現以往那樣的規模和速度了,因為農業生產領域還要靠他們擔當生產主力。特別是要考慮到,在中國多山和水稻種植面積廣闊的條件下,推廣大型農業機械所受到的限制。
  筆者認為,“劉易斯拐點”已經到來,或已經逼近,是我國產業結構進步的大好事,并能為轉變發展方式提供強大的動力。在可以無限獲得廉價勞動力的條件下,擴大生產規模、進行低成本競爭是企業必然的選擇。而一旦勞動力短缺、工資成本快速上升,不必“紅頭文件”的動員,企業自然會走上更強調技術含量的集約型發展方向。
  但是,“劉易斯拐點”的到來也將給中國未來發展提出種種挑戰。例如,“50后”、“60后”農民,無望進城務工,但在農業生產中還能承擔一定的勞動,其庭院經濟也對收入不無小補。因此,多位政協委員在記者會上就“協調推進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問題回答提問時,都表示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要考慮農民“上樓”后生活成本加大的問題。再如,要維持農業生產穩定,提高農業生產技術,必須讓農業生產的收益足以留住足夠的青壯年勞動力。不少代表委員就糧農增收問題提出種種政策建議。筆者相信,在兩會代表委員及全社會共同的關注下,中國一定能在“十二五”期間成功應對“劉易斯拐點”帶來的考驗。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我們已經從‘劉易斯拐點’往外走了” 2011-03-04
· [博客]劉易斯拐點還未來到 2010-08-26
· 中國經濟尚未到達“劉易斯拐點” 2010-08-13
· 中國是否進入“劉易斯轉折點” 2010-04-22
· 劉易斯:被自己人“干掉” 2009-05-20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