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功不可沒 退身更該嘉許
2011-06-23   作者:陳曉彬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陳曉彬

  據報道,蒙牛集團的創始人牛根生辭去了集團董事會主席一職,將專職從事慈善事業。此前已經成為蒙牛集團第一大股東的中糧集團的董事長寧高寧接替牛氏成為董事會新主席。如果這不是一出“忽而又下野,南無阿彌陀”的鬧劇,那么很有可能成為中國企業發展史上具標志性的一個事件。
  筆者認為,對于鋼鐵、汽車以及部分輕工食品行業等適于標準化大批量生產、大規模銷售的行業,應該鼓勵企業間這種大魚吃小魚的兼并整合行為。這符合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的要求。
  在西方,盡管不少經濟學家和政界人物曾歷陳集團化大企業的弊;為吸引讀者眼球,媒體更是對大企業干的丁點壞事也不會放過。但是,自大規模批量化生產模式出現以來,資本的集中與積聚,或曰企業兼并潮從未停息。人們熟知的是,半個多世紀時間里,美國汽車、鋼鐵、飛機制造等行業的企業,由幾十家,上百家被兼并成了幾家。還有資料顯示,美國食品飲料行業中,有20多個細分行業是由四家企業瓜分了全部的市場份額。大企業在技術創新、加強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率,乃至引導消費潮流、制訂市場規則,特別是參與國際競爭等方面,確實具有中小企業難以企及的優勢。在中國,通常大企業在安全生產、質量標準、環保標準等方面也比小企業做得好一些,至少更易于政府的監管。
  改革開放為中國的中小企業大發展提供了巨大空間,不少像牛根生這樣的企業家脫穎而出,對中國經濟發展功不可沒。但也要看到,他們的成功,除政策因素外,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是,處于短缺經濟下的中國,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只要能生產出來,不愁賣不出去。如今,中國已經告別了短缺經濟時代,很多行業的產能、產量過剩。對于那些適合大規模批量化生產的商品的廠商來說,沒有更強大的品牌號召力,沒有更節能環保的生產技術,沒有更大規模的市場營銷手段,就難以生存了。因此,現在是這些行業的中小企業家功成身退的時候了。
  實際上,中國企業界,特別是監管大型國企的國資管理部門也一直強調要把中國企業做大做強。把企業做大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靠大規模投資,一下子建個大企業。造大飛機,修高鐵,可能得走這條路。但是,做餅干,做飲料肯定不能走這條路,只能靠大企業逐步兼并中小企業而做大做強。目前國家推動的礦產資源整合,正是走的這條路。例如,有報道說,山西省原有的上萬座小煤窯,現在都已整合到了十來家大型煤炭企業旗下。又如,筆者在云南麻栗坡看到,政府在對當地鎢礦資源整合時,讓紫金礦業集團以贖買方式將當地幾十家小礦主都整合到自己旗下,形成了一座大型金屬礦山。
  從目前情況看,許多行業的這種資源整合的效果還不明顯。其中一個原因,恐怕是那些有本事,又趕上時運的創業者,赤手空拳創出一片天地后,眷戀以往的成功,不愿接受自己的企業被兼并的命運。筆者認為,牛根生功成身退,兌現了自己的財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難能可貴,值得嘉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博客]創業功不可沒 退身更該嘉許 2011-06-23
· 世界首富洛克菲勒的創業3階段 2011-06-20
· 發審委做嚴父 創業板方成材 2011-06-16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謝國忠:軟著陸可能成為陷阱·[思想]張立偉:中國奶業沒有“消費者主權”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