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3-10 記者:張漢青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周,滬深股市均走出先揚后抑、小幅放量下跌的走勢。上證綜指收報4300.85點,下跌48.02點,周跌幅為1.1%;深證成指收報15560.85點,下跌263.03點,周跌幅達到1.66%,但同期深交所中小板綜合指數的周升幅仍達0.46%。 兩市全周總成交金額為9026.73億元,成交量較上周放大了四成多,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表明已有部分新增資金開始入場。 本周最大的新聞還屬中國平安的再融資計劃,本周三,平安千億元巨額融資計劃在股東大會上高票通過,周四平安股價上漲7.87%,而周五卻大跌6.52%。 消息面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胡曉煉透露,為了鼓勵符合條件的境外中長期資金投資中國資本市場,一家外國政府基金已于近日獲批QFII資格。自去年2月份以來,QFII資格和投資額度就一直處于停批狀態,直至此次再度開閘,目前在較多利空的影響下,增加資金供給的利好效應尚未得到發揮。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表示,近年來中央財政支持“三農”、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發展方面的投入,著力保障改善民生。在今年的預算安排中,將進一步體現這個基本要求,著力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的結構,加大對“三農”以及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支出。此消息有助于促成受宏觀調控影響小的農業、醫藥、商業等日常消費領域形成持續性市場熱點。 從本周的盤面觀察,市場在大盤藍籌股和題材類股的寬幅波動影響下,一直在圍繞短中期的均線系統進行反復的震蕩。特別是最后兩日,板塊輪動速率明顯加快,市場分歧也同步加大,多空雙方的爭奪趨于白熱化。 不過由于大盤藍籌股已經進入筑底恢復階段,對指數的殺傷力大不如前,盤中還不時有中國石油
(601857)等權重股護盤出現,空方的打壓一時還難以得逞。正是由于大盤藍籌股較好的穩定住了目前的股指,反而為其它熱點板塊提供了繼續表現機會。雖然周五的熱點有所降溫,但市場整體仍較為活躍,本周量能的放大顯示底部區域的換手依然較為積極。 盡管消息面上已經是暖風頻吹,但是大盤仍然未能有效朝上突破,主要原因是:國內從緊的貨幣政策、市場擴容壓力、歐洲經濟走勢不明朗等因素,成為壓制市場的重重阻力,管理層雖然采取了一系列增加資金供給的措施,但與龐大的資金需求相比仍相差甚遠,對場外資金的帶動作用也十分有限。周邊市場的陰霾不散也對A股市場構成一定的負面影響,目前股指仍處在底部均線附近筑底,大盤波瀾不興。 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在國際股市大跌的背景下,本周A股下跌幅度有限,相對國際股市其實仍算是強勢的,以最具參考價值的A、H股溢價來看,近期更是一路走高,顯示A股較H股的強勢。周五,又有5家基金公司新基金發行申請獲得證監會批準,其中包括兩只股票型基金,兩只債券型基金和一只混合基金。所以,雖然A股在繼續盤整,但是內在資金量卻已出現了潛移默化的改善,大盤重新走向強勢依然可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