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化的能源結構和替代能源戰略,在全球石油價格達到甚至突破100美元/桶時顯得格外清晰和緊迫。從我國保有量較高的煤炭資源中提取甲醇、二甲醚等化工產品替代石油,大力發展以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為代表的新型可再生新能源,我國的石油替代能源和新能源產業在高油價時代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專家認為,隨著石油和其它能源的日趨枯竭,尤其是在國際市場高油價的“倒逼”之下,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不僅成為全球能源界的共識,也是中國能源戰略的必然選擇。
煤化工領域強勢崛起
“雖然國際油價高企對我國能源消費和經濟發展提出嚴峻挑戰,但作為一個以煤炭為主要能源消費結構的國家,此輪國際油價飆升并不會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太大威脅!币晃荒茉磳<腋嬖V記者,長期以來煤炭占據我國能源消費70%左右,在國際油價長期高位運行并最終突破每桶100美元大關的時候,提高對煤炭,特別是清潔煤的開發利用,成為減輕中國經濟對國際石油市場的依賴,提高我國能源自給比例的關鍵。此時,煤化工在我國能源替代戰略中的地位愈發凸顯。 “發展新型的以煤氣化為基礎的煤制油化工產業,是我國現實的選擇!痹诓痪们芭e行的首屆中國(太原)國際煤炭與能源新產業博覽會上,神華集團副總經理、神華煤制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卓說,在國際油價屢屢突破高點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特點,加快發展以煤氣化為基礎的煤制油化工產業。 據悉,包括神華在內,我國今年即將投產的“煤制油”項目共有三個,另外兩個分別是伊泰和潞安。根據國家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將形成每年5000萬噸“煤制油”產能!巴ㄟ^國家級競標,山西潞安礦業集團已擁有了具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制油’生產技術! 潞安礦業集團董事長任潤厚告訴記者,運用“煤制油”技術生產的油品品質優良,可達到歐Ⅴ標準,實現了“近零排放”。更為重要的是,煤制油的原料主要是下組煤,在生產過程中可以把很難提純的有機硫轉化為高品位的硫磺和硫酸等副產品,在煤炭資源的高效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了解到,除“煤制油”技術以外,國內很多煤炭企業還紛紛投入到高爐煤氣制甲醇、二甲醚等石油替代能源的煤化工技術項目中。 豐富的煤炭資源和強勁的能源需求也吸引了眾多跨國能源巨頭的目光,在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上漲的驅動下,包括?松-美孚、殼牌、BP等世界石油公司在內的能源公司,紛紛來到中國尋找煤化工領域的商機。 由美孚公司研究與工程學會向煤炭博覽會提交的一份報告稱:“以煤氣化生產甲醇轉制汽油(MTG)——液體燃料正在成為一個多學科的研究課題!泵梨趫蟾嬲J為,煤氣化制造甲醇汽油完全與普通汽油相容,而且甲醇汽油不含硫,含苯量較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還較小。美孚在中國已經有多個項目正在進行商業洽談。中國作為世界煤炭大國,在煤化工產業上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據媒體報道,BP公司也有意投資中國的煤變油項目,其中包括對甲醇、二甲醚和柴油的投資,他們目前已與神華在煤制油項目上進行過接觸;殼牌集團首席技術官楊艾科在不久前舉行的“能源挑戰與殼牌技術解決方案”的媒體見面會上也透露,殼牌已在中國煤化工方面簽約了15個授權項目,包括煤氣化、煤制油等清潔煤技術,這將為殼牌和中國的石油替代戰略提供更多選擇。
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
在高油價時代,與新型煤炭替代石油戰略并肩前行的還有以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產業。 “隨著國際石油價格長期高位運行以及我國對環境和氣候的高度關注,我國可再生能源已步入快速發展期!敝袊稍偕茉磳W會理事長石定寰作出這樣的判斷。權威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總計為兩億噸標準煤,約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8%,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我國能源消費中所占比重將達到15%,而到2050年,這一比重將達到30%或更高水平。 石定寰告訴記者,上世紀50年代我國開始發展水電,80年代后,風電、太陽能、現代生物質能等技術研發應用和產業也在政府的支持下穩步發展,小水電、太陽能熱水器、農村沼氣、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和產業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 記者了解到,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實施后,我國水電建設采取了大中小型并舉,開發建設速度顯著加快;通過采取特許權招標等措施,積極推進風電規;l展;以送電到鄉和解決無電人口生活用電為契機,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小型風電,推動分散式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的發展;圍繞改善農村環境衛生條件和增加農民收入,積極發展農村戶用沼氣;通過市場推動,大力推廣普及太陽能熱水器;以技術研發和試點示范為先導,積極推動了生物質能發電和生物液體燃料開發利用。 按照我國《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可再生能源將會占到能源總消費的15%。其中,水裝機容量要達到三億千瓦(其中小水電7500萬千瓦),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生物質能總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沼氣年利用量達到440億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年利用量達到1200萬噸,太陽能發電總容量要達到180萬千瓦,太陽能熱水器總集熱面積達到三億平方米,再加上海洋能、地熱能等,屆時全國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將相當于六億噸標準煤。 “可再生能源不僅得到了我國的極大關注,也是高油價背景下國際能源領域的熱點!笔ㄥ鞠蛴浾吡信e了一組數字:截至2006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突破兩億千瓦,其中小水電約8000萬千瓦、風電750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約5000萬千瓦、地熱發電10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700多萬千瓦。世界風電2006年當年裝機容量接近1500萬千瓦,成為繼火電和水電之后的第三大主要新增發電電源,太陽能光伏發電年均增長速度超過了60%,生產能力接近200萬千瓦;生物液體燃料年產量約3500萬噸,其中燃料乙醇的年生產量已經超過了3000萬噸,在石油替代方面開始顯現作用。
節能之路成為必然選擇
面對居高不下的國際原油價格,一方面是積極尋求石油替代能源,另一方面也要通過節省能源、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等節能舉措減少中國經濟對石油的依賴!伴_源節流”雖是老生常談,但卻成為人們面對國際油價不斷攀升以及傳統能源日趨枯竭時的必然選擇。 國家能源辦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徐錠明日前在一次公開場合說,在積極開發石油替代能源的同時,必須意識到節約能源的重要戰略意義!皬哪硞角度說,節約能源就是生產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節能充分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符合能源可持續發展的趨勢! 在徐錠明看來,我國的“節能之路”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節省能源,第二階段是降低能耗,第三階段是提高能效,目前我國已進入第四階段,即節能加減排,節能加新能源,節能加可再生能源!毙戾V明表示,節約能源既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節約能源是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是一種新的社會文明,同時也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 實際上,我國政府近年來相繼出臺多項舉措推動全社會的節能。繼“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降低20%目標之后,一系列諸如《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等通知文件紛紛下發,在企業中、在社區里,與節能相關的標語、條幅隨處可見,以節能為主題的社會活動也十分踴躍。 有觀察者說,高油價在某種程度上是實現國家節能降耗戰略任務的重要杠桿之一,高油價成為了當前中國節能文化產生的加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