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9-04 本報記者:羅娜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近年來,快速公交系統(簡稱BRT,Bus Rapid Transit)在全國一些城市迅速發展,引起了不小的關注。然而,資金不足使得這一有利于解決城市交通難題的舉措,面臨較大的發展障礙。 快速公交系統,是一種介于快速軌道交通與常規公交之間的新型公共客運系統,常被稱為“地面上的地鐵”。它作為一種新型城市客運系統,通過利用現代化和智能化公交運營技術、公交專用道路和新式公交車站,提供便捷高速的交通運營服務。 在奧運前夕,北京安立路、朝陽路2條大容量快速公交線路于2008年7月31日正式開通。加上2005年底開通的國內首條BRT線路——南中軸路大容量快速公交,北京目前已經投入運營的快速公交線路達到3條。自此,北京快速公交總里程超過50公里。此外,杭州、常州、成都、西安、武漢、深圳、廣州、南京、廈門、東莞等城市也在正在規劃或者建設快速公交系統。 公交優先的發展思路落實到操作層面,地方政府常面臨兩難抉擇:一方面,發展公共交通可以從實處惠民;另一方面,公交公司的嚴重虧損和低票價的財政補貼,給地方財政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尤其是隨著油價及勞資價格快速增長,財政資金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以常州為例,2007年常州的公共交通財政投入為7.5億元,其中快速公交建設為4億元。 專家認為,為解決公共交通發展資金瓶頸,除了政府加大資金和政策扶持外,還應鼓勵社會資本以合資、合作或委托經營等方式參與BRT投資、建設和經營,鼓勵現有公交企業盤活現有資產、改制上市、運用間接融資工具等方式籌集資金。有條件的城市可以爭取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美國能源基金會等對公共交通項目提供的境外貸款和資金支持。此外,可以借鑒香港地鐵盈利模式,地方政府可通過控制、預留BRT線路周邊土地,與沿線地皮捆綁開發,獲得土地升值收益,支持項目建設,回補財政投資,促進項目可持續發展。 此外,國內外經驗表明,對公共交通增開交通稅或減免營業稅,可以在資金層面支持公共交通的發展。比如,法國政府通過個人所得稅加收公共交通發展稅,保證公共交通發展的財政可持續性。由于公共交通發展資金得到了保障,不僅促進公共服務水平提升的公交設施得以建設,還使公交運營服務水平保持穩定。這一資金運作的成功模式值得我國借鑒。再如,重慶將于2009年1月1日起執行新的四條稅收優惠政策,其中包括,公共交通企業從事城鄉公交的客運車輛,在2010年底以前減半征收車船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