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經參·財智
|
經參·思想
|
經參·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一切都待價而沽
我們為什么對我們正朝著一個一切都待價而沽的社會邁進感到擔憂呢? 這里有兩個原因:一個關乎不平等,另一個關乎腐敗。讓我們先來看看不平等。在一個一切都可以買賣的社會里,一般收入者的生活會變得更加艱難。金錢能買到的東西越多,富足(或貧困)與否也就越發重要。 如果富足的唯一優勢就是有能力購買游艇、跑車和歡度夢幻假期,那么收入和財富的不平等也就并非很重要了。但是,隨著金錢最終可以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多(政治影響力、良好的醫療保健、在一個安全的鄰里環境中而非犯罪猖獗的地區安家、進入精英學校而非三流學校讀書),收入和財富分配的重要性也就越發凸顯出來。在所有好的東西都可以買賣的地方,有錢與否在世界各地都是至關重要的。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貧困家庭和中產階級家庭的生活在過去幾十年中異常艱難的原因。不僅貧富差距拉大了,而且一切事物的商品化通過使金錢變得越發重要,而使得不平等的矛盾也變得更加尖銳了。 我們不應當把一切事務都作價待沽的第二個原因,則比較難闡述清楚。它所關注的不是不平等和公平的問題,而是市場所具有的那種侵蝕傾向。對生活中的各種好東西進行明碼標價,將會腐蝕它們。那是因為市場不僅在分配商品,而且還在表達和傳播人們針對所交易的商品的某些態度。如果孩子好好讀書就給他們零錢,有可能使他們讀更多的書,但同時也教會了他們把讀書視作一份掙錢的零活而非一種內在滿足的源泉。將大學新生名額拍賣給出價最高的投標者,有可能會增加學校的財務收入,但同時也損害了該大學的誠信及其頒發的學位的價值。雇用外國雇傭軍去為我們打仗,有可能會使本國公民少死一些人,但卻侵蝕了公民的意義。 經濟學家常常假設,市場是中性的,亦即市場不會影響其所交易的商品。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因為市場留下了它們的印記。有時候,市場價值觀還會把一些值得人們關切的非市場價值觀排擠出去。 當然,人們在哪些價值觀值得關切,以及為什么這些價值觀值得關切的問題上存在分歧。所以,為了決定金錢應當以及不應當買什么,我們就必須首先決定,什么樣的價值觀應當主導社會生活和公民生活的各個領域。如何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便是本書的主旨所在。 在這里,我想提前概述一下我想給出的答案:當我們決定某些物品可以買賣的時候,我們也就決定了(至少是隱晦地決定了),把這些物品視作商品(即謀利和使用的工具)是適當的。但并非所有的物品都適用于進行這樣的評價。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人。奴隸制之所以駭人聽聞,是因為它將人視作可以在拍賣會上買賣的商品。這種做法無法以適當的方式對人作出評價——因為人應當得到尊嚴和尊重,而不能被視作創收的工具和使用的對象。 我們也可以用類似的方式來看待其他珍貴的物品和做法。我們不允許在市場上買賣兒童。即使購買者沒有虐待其所購買的兒童,一個販賣兒童的市場也會表達和傳播一種錯誤的評價兒童的方式。兒童被視作消費品是不正當的,他們應當被視作值得關愛的人;蛘,讓我們再來考慮一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如果你應召去履行陪審團的義務,那么你就不能雇用一個代理人去履行你的義務。同樣,我們也不允許公民出售自己的選票,即使其他人有可能迫不及待地想購買它們。我們為什么不允許這樣做呢?因為我們認為,公民義務不應當被視作私人財產,相反,它應當被視作公共責任。外包公民義務,就是在糟踐它們,即在用一種錯誤的方式評價它們。 上述事例闡明了一個更為寬泛的論點:如果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被轉化為商品的話,那么它們就會被腐蝕或貶低。所以,為了決定市場所屬之地以及市場應當與什么領域保持一定距離,我們就必須首先決定如何評價相關的物品——健康、教育、家庭生活、自然、藝術、公民義務等。這些都是道德問題和政治問題,而不只是經濟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對這些物品的道德意義以及評價它們的適當方式逐一展開辯論。 這是一種我們在市場必勝論的時代未曾開展過的辯論。由于我們沒有深切地意識到要開展這種辯論,也就是由于我們從未決定要開展這種辯論,所以我們從“擁有一種市場經濟”(having a market economy)最終滑入了“一個市場社會”(being a market society)。 這里的區別在于:市場經濟是組織生產活動的一種工具——一種有價值且高效的工具。市場社會是一種生活方式,其間,市場價值觀滲透到了人類活動的各個方面。市場社會是一個社會關系按照市場規律加以改變的社會。 當代政治學嚴重缺失的就是關于市場角色和范圍的辯論。我們想要市場經濟嗎?或者說,我們想要一個市場社會嗎?市場應當在公共生活和私人關系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呢?我們如何能夠決定哪些物品應當可以買賣,以及哪些物品應當受非市場觀念的支配?“金錢律令”(money’s writ)不應當在哪些領域有效? 這些都是本書所試圖回答的問題。由于它們涉及有關良善社會和良善生活的各種相互沖突的理想,所以我無法承諾給出終極性的答案。但是我至少希望,我的這一努力可以推動人們對這些問題展開公共討論,并為人們認真思考這些問題提供一個哲學框架。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頁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