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走勢與我們的任務
    2009-05-06    劉迎秋    來源:經濟參考報

  可以用如下三句話概括當前我國宏觀經濟走勢:“宏觀調控與刺激經濟回升政策初見成效”、“經濟運行中的深層矛盾逐漸顯現”、“實現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還需做出更大努力”?傮w上說形勢向好。這種向好的形勢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影響范圍和程度前所未有、我國經濟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出現180度大轉彎前所未有、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啟用“適度寬松的”調控政策前所未有的背景下取得的。往前看,既要高度重視外部沖擊的影響,又不能忽視內部約束的作用,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對策,以繼續實現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較快增長。

  一、 刺激政策初見成效

  1. 經濟增長速度急速下降勢頭有所減緩

  自2003年以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2003年GDP增長10%,2004年增長10.1%,2005年增長10.4%,2006年增長11.1%,2007年13%。但從2008年第3季度開始,中國經濟增長出現明顯下滑。應當說,美國次貸危機和外部需求大幅度減少的影響確實存在,但同時也要看到,由于2007年開始的緊縮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經濟增長速度的下滑。2008年四個季度的GDP增長率分別從上一年13%以上的高位下降為10.6%、10.4%、9.9%和6.8%。2009年1季度GDP同比增長6.1%,明顯低于上1季度,下滑幅度有所減緩。2008年第4季度相對第3季度下降了3.3個百分點,2009年第1季度與上一季度僅下降0.7個百分點。

  2. 工業增加值增長率持續下降的勢頭有所減緩,非國有企業增加值回升明顯

  工業增加值增長高、回升最快的是私營企業,其次是集體企業,最低的是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據有關資料顯示,到2007年底,全國現有城鎮集體企業34萬家左右,其運行機制和企業剩余索取方式帶有私營企業性質。更多的是私營企業,約670多萬家。自2008年以來,集體企業月度工業增加值增長率均處于下降趨勢,但到2009年1月開始回升,3月份達到5.4%;厣盥氖菄泻蛧锌毓善髽I。

  3. 通貨膨脹轉為通貨緊縮的跡象有所改觀,物價負增長勢頭開始回轉

  通貨膨脹率較高是2007年下半年中央政府決定實施緊縮性調控政策的重要依據。到2008年4月,CPI達到最高點,迫使宏觀緊縮力度進一步加大。到2008年12月CPI降到1.2%,2009年1月份進一步下降為1%,2月份降為-1.6%。3月回升至-1.2%,表明通貨緊縮跡象有所緩解。估計4月份CPI有可能回升到0以上。

  4.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重上高位

  近年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一直保質較高水平。2007年緊縮政策出臺后,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增長率有所下降。2008年2月達到最低點24.3%。其后有所回升,到2009年3月達到28.8%,表明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重上高位。

  5. 外需持續下降趨勢有所遏制

  據國家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2008年11月我國出口同比下降2.2%,比上月回落21.4個百分點;進口同比下降17.9%,比上月回落33.5個百分點,成為七年來的首次負增長。其他指標,如外商投資也有下降的傾向。雖然2008年1~11月累計新批外商投資企業同比下降了27.51%,但實際利用外資還是同比增長了26.29%。嚴重問題在于11月份這兩項指標同比分別下降了38.32%和36.52%。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8年全年出口增長17.2%,比2007年降低了4.4個百分點;2009年1、2月分別負增長17.5%和25.7%,3月份回升至負增長17%,1季度同比下降19.7%。
  還可以通過制造業訂單增長情況來表示我國出口能力的變化。2008年11月份達到最低點,然后逐步回升,但出口訂單回升不如整個制造業訂單回升得快。

  二、 深層矛盾逐漸顯現

  雖然可以說宏觀調控初見成效,但也必須看到深層次矛盾更是有所顯現。

  1. 經濟增長率明顯偏低的矛盾十分突出

  經濟增長率于2009年1季度降至6.1%,是一個僅高于1989年的歷史最低點(4.2%)。消費價格指數和GDP平減指數在2009年第1季度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從1978至2009年第1季度的GDP移動平均線變化趨勢可以看到,從長期發展角度看,我國經濟增長率大體上是圍繞9%波動增長的。
  經濟增長率的大幅度下降會帶來一系列矛盾。一是財政收入首季同比下降8.3%,支出增長34.8%;收支矛盾明顯。據估計,GDP增長率每降低1%,財政收入增長率就要降低2~3個百分點。支出增長偏快與政府實施政策有關(如4萬億的中央政府投資)。經濟增長率大幅度下降,必然影響政府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政府調節地區和個人收入差距的能力會下降,由收入分配引起的矛盾會增加。二是實際失業率繼續走高,社會穩定壓力上升。根據奧肯定律,實際經濟增長率相對于潛在經濟增長率每下降2個百分點,失業率會上升約1個百分點。雖然這個定律不一定適用于中國,但可以借用它來估計我國經濟增長率下降與失業人口的關系,即經濟增長率每下降2個百分點,失業人口就是302萬人。2009年1季度末GDP增長6.1%,比上一季度降低了0.7個百分點,意味著城鎮新增失業人口為211.4萬。如果加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估計的2008年底全國城鎮登記失業1268.82萬人(按城鎮登記失業率4.2%計);再加上2007年畢業的495萬和2008年畢業的559萬大學生中近30%未找到工作人口,即316萬。如果仍然按官方統計口徑,不把規模以下小型企業、特別是商業、餐飲業中的失業者計算在內,僅按30%計算春節前返鄉的2800萬農民工未重新找到工作,即840萬。上述幾個方面加總(211.4+1268.82+316+840)為2636.22萬人。這就是說,即便按較為保守的估計,目前全國城鎮失業率也高達8.75%。

  2. 信貸增長過快,無效貨幣投放風險加大

  在市場主體預防性交易行為占據支配地位后,加大政府支出和對公共部門的投資力度,有助于提升企業投資傾向,帶動民間投資,促進經濟回升。凱恩斯主義關于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基本內涵就源于此。但是,在微觀市場主體已經具有投資沖動、投資熱情趨于高漲的時候,繼續增加政府公共投資支出,就會產生擠出民間投資的效果,降低資本產出效率。
  近幾個月來,我國貸款高速增長。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4.58萬億元,同比多增3.25萬億,其中居民戶貸款增加4223億元,非金融性公司和其他部門貸款增加4.16萬億元。再具體說,短期貸款9714億元,中長期1.68萬億元,票據融資1.48萬億元。需要注意的,一是這些貸款主要投在了交通運輸、水利和電力以及中西部基礎設施建設等;二是票據融資較大,帶有盲目性。如果將更多的貸款用于企業技術改造,那么這種貨幣投放是有好處的。但有研究顯示,目前我國貸款投放結構是有問題的,過快的貸款增長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投機性投資,還有一部分投資是低效率或者無效率的投資。這種投機性或低效率貨幣投放的增加,最終帶來的很可能是新的后續通貨膨脹壓力。

  3. 廣義貨幣供給增長率過高,狹義貨幣供給增長率偏低

  2009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明確提出今年的宏觀調控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4%左右,廣義貨幣供給增長17%左右。到2009年2月底M2(廣義貨幣供給)增長率高達20.48%,3月底為25.51%,已經遠遠超過年初總理提出的17%的目標。似乎可以據此說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目標已經完成。但必須看到,到2月末,M1的增長率僅為10.86%,明顯偏低;3月末其增長率雖然恢復到17%的水平,回升幅度較大,但仍明顯低于M2。
  M2增長率過高,意味著廣義貨幣供給充足,定期存款增長過快。定期存款增長過快,意味著消費和投資傾向下降。M1(狹義貨幣)增長率偏低,則表明活期存款即交易性需求不足,市場流動性仍然乏力。所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需要結合M1和M2對貨幣供給形勢進行判斷。在對實際發生的M1或M2增長率做出是過高或過低的判斷時,必須把經濟景氣循環與經濟波動狀況考慮在內。通常的規律是:在經濟景氣循環處于收縮的階段,應更看重M1和用M1的增長倍數評估當期貨幣供給增長率的高低和供給總量的多少,并據此做出宏觀調控政策的逆向選擇與操作安排;在經濟景氣循環處于高漲的階段,應更看重M2和多用M2增長倍數評估當期貨幣供給增長率的高低和供給總量的多少,并據此做出宏觀調控政策的逆向選擇與操作安排。目前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正處于衰退階段,因此應更看重M1及其增長率對宏觀經濟走勢的作用。

  4. 中小企業貸款難問題仍未得到緩解,國民經濟的后續增長和發展面臨挑戰

  按照全國工商聯主席黃孟復的估計,國民經濟中60%是民營經濟(包括個體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提供的,就業的70%至75%是民營企業提供的。如前所述,雖然貸款增長非?,但到目前為止,大部分中小企業仍感融資難、貸款難。如果民營企業仍面臨著貸款難的問題,那么后續增長是可想而知的。
  中小企業融資和貸款難,既有客觀的原因,如信用不足、抵押能力弱等,又有體制原因,如仍然存在的對中小企業的各種政策歧視和體制偏見(給中小企業貸款失敗常常被視同于貸款員受賄所致)。民間借貸利率仍然偏高,便是一個證明。

  三、 實現更大發展還需加倍努力

  1. 要繼續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只要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和奮斗目標”(胡錦濤講話)。有些人傾向于個人收入差距和區域收入差距擴大和腐敗現象的出現歸罪于改革,這是不對的。改革中確實出現了這樣一些問題,但必然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來解決,而不能否定改革,走回頭路!暗雇藳]有出路”,不能因為出現這些問題動搖和否定改革。另一方面,又有些人主張全盤西化。實踐證明,這也同樣是走不通的。我們需要堅定不移地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懈怠,既包括管理不懈怠、工作不懈怠、發展不懈怠,也包括改革不懈怠。要進一步通過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行政管理和黨的建設與領導方式等項改革,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更大發展。

  2. 既要高度重視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也要著力發展資本、特別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大力推進產業升級

  目前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有絕對優勢。因為人口紅利還大量存在(即我國勞動力的人均收入相對外國較低),今后我國人口紅利會隨著勞動的邊際成本的上升而有所下降,但短期內不會消失。1978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20‰以上,目前為8‰左右。估計人口紅利的消失要到人口自然增長率接近3‰左右的階段,在時間上大概是在2020至2025年前后。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既要強調利用人口紅利優勢為資本和技術密集產業發展提供積累這樣一種戰略思想,又要抓緊制訂大力發展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產業的規劃。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要重新回到傳統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長與發展方式上去。
  推進產業升級,需要國家、地方、企業、個人一起上。以4萬億元中央政府投資啟動計劃為例,要在前期工作基礎上,著手調整剩余投資的方向,把重點轉向為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和為產業升級提供足夠財力支持上來。

  3. 繼續大力推進企業轉型,著力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

  一是積極利用當前金融危機導致部分企業無法應對競爭而處于停產、破產這樣一個大好時機,開展低成本并購,并由此推進企業組織結構調整,著力構建現代企業治理結構,提升企業制度競爭力;二是積極推進企業組織創新、管理創新,進一步提升企業組織和管理競爭力;三是鼓勵和加強自主創新,大幅度提升企業技術競爭力;四是大力開展市場創新和企業經營戰略創新,促使企業盡快實現從“低成本競爭”向“差異化競爭”、從“多元化”向“歸核化”、從“規模擴張”向“質量制勝”的戰略轉型,全面提升企業市場和品牌競爭力。五是加大企業人力資本投資,加強企業家素質和勞動力素質的培養,大幅度提升企業人力資本競爭力。

  4. 要進一步完善宏觀調控政策,提高調控質量

  第一, 要針對M1增長明顯低于M2、市場流動性實際不足的現實,進一步大幅度下調準備金率的同時微調存貸款利率。真正按照市場內在規律的要求,參照“貨幣供給增長倍數”,正確調節貨幣供求。

  第二, 要針對企業技術升級能力不足的現實,加大企業技改貸款財政貼息和其他必要補貼。

  第三, 要考慮外匯儲備風險,適度使用出口退稅政策,減少退稅項目,縮小退稅規模,把更多的財政補貼資金用于支持國內企業和個人的在國內創業和市場拓展上來。

  第四, 要按照目標通貨膨脹率的要求,根據通貨膨脹率的變化情況,相機抉擇,制定相應政策,求取國民經濟的長期持續平衡較快增長。

  5. 要比照均衡投資增長率,調節和控制固定資產投資總量與結構

  統計分析表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每變動1個百分點,GDP相應變動0.4個百分點。據此不難估計,要保證9%的均衡目標增長率,合理的均衡投資增長率就是22.5%;要使經濟增長率不低于8%,實際投資增長率就不能低于20%;當經濟增長率趨向于10%的上限時,投資增長率的上限就是25%。這就是說,在我國現階段,20%就是均衡投資增長率的下限,22.5%是均衡投資增長率基本目標,25%為均衡投資增長率的控制上限。
  2008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5%,接近于均衡投資增長率的上限。2009年1季度為28.8%,已明顯高于均衡投資增長率上限。在經濟衰退時,投資增長率較高,有助于經濟的回升。當前投資管理的政策重點應從總量刺激轉到結構調整上來,以此來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較快發展。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長)

  相關稿件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