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向外來務工者"送溫暖" 注意"長效保暖"
    2007-01-10    記者:李榮    來源:經濟參考報
    本報上海電 記者近日在上海一些街道社區采訪,發現歲末年初向外來務工者等城市邊緣人群“送溫暖”已蔚為風尚。而且不少社區都意識到,“送溫暖”不能只送“三分鐘的熱度”,更要注意“保暖”。
    在上海漕河涇社區,有一個上海南站女子清道班,一共62位“外來妹”,基本都來自四川貧困地區。春節即將來臨,她們沒有收到往年“送溫暖”常收到的糧油、糖果、被子、毛巾等,而是社區送出的四張卡。一張是附近地段醫院的醫療卡,今后這些外來務工者有了定點的醫療機構;一張是長途電話卡,可以讓她們在節日假期與遠在異地的親人通通話;一張是上海東方社區信息苑的上網年卡,在一年內可以免費上網,與社區居民共享公共資源;還有一張是社區專門為她們制作的賀年卡,向她們表示新春祝福。
    不少外來務工者說,一時的“送溫暖”,送過之后沒了溫度“反而更加寒冷”。外來者真正需要的其實是與社區的融合,能夠與當地居民在一個醫院看病、在一個網吧上網,自己工作的價值能夠為社區所認可,這樣的“溫暖”才能“保溫”。
    在一些外來務工者比較集中的保潔、建筑等單位,過于形式化的“送溫暖”已經讓位給“長效保暖”的一些實實在在的措施。上海日華環境保潔服務公司經理段滬民說,由于新春期間垃圾量比較大,公司里的外來保潔員大部分都可能無法回老家過年。公司已明確承諾,堅決落實“節日加班三倍工資”的政策,一分也不會少。員工過去自帶飯菜易涼易壞,公司決定從今年起為每位員工每個工作日提供一頓免費餐。
    上海嚴格執行最低工資標準制度,相當一部分外來務工者集中的企業已把員工工資收入水平提升至最低標準之上。在收入取得基本保障之后,不少學歷低、識字少的務工者因為在城市日常生活中遇到很多實際困難,很想學一點知識。一些企業就開出“識字班”、“提高班”,免費為他們提供書本、紙筆,專門讓老師教他們識字,畢業作業就是給遠在老家的父母親筆寫一封家信。
  相關稿件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