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11-23 本報記者:李亞彪 張和平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日前在杭州召開的中國發展改革系統地區經濟工作會議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杜鷹稱,一批新的經濟“增長極”正在中國崛起。同過去不一樣,這批新的經濟增長極是出現在相對落后的東北與中西部地區。 中國在近些年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正逐漸形成東部、西部、東北及中部四大區域板塊,而東部板塊一直是中國經濟最活躍、最發達的地區。過去,中國區域經濟增長的“三大引擎”——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冀地區,都位于東部板塊。這“三大引擎”的GDP超過全國1/3,進出口總額占全國2/3。 剛剛舉行過第四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正研究制定覆蓋周邊城市甚至東盟國家的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發展規劃,而中國中部的武漢市也已提出了打造武漢城市圈的目標。目前,越來越多的類似泛北部灣合作這樣的經濟發展新“引擎”在中國東北與中西部欠發達地區開始出現, 我國已建成上百個不同規模與覆蓋范圍、不同層次的區域合作組織,除泛珠三角合作、長三角合作、京津冀環渤海合作外,還有黃河經濟協作區、中原經濟合作區等!斑@都得益于中國的區域協調發展思想,使得東部、西部、東北及中部四大板塊均呈現出強勁發展的勢頭!眹野l改委地區經濟司司長范恒山說。 中共十六大以來,從國家層面不斷總結各個歷史階段區域發展的實踐與經驗,并對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與部署。 國家發改委資料顯示,近五年來,中國東北與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速度普遍提高,區域發展增速差距趨于縮小,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 在過去五年間,中國GDP增速最快的東部與最慢的東北地區在增速上只相差了1.74個百分點;去年,增速最快的東部與最慢的中部地區差距縮小到1.1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西部與東北地區GDP增速均超過東部。在投資上,今年上半年,中國西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比上一年增長30.2%,東北37.7%,中部35.3%,均快于東部地區21%的增長率。 有關部門還表示,在進出口方面,中部、西部、東北地區盡管占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比重還很低,但增長速度都超過了東部。 這些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正顯示出越來越強大的輻射帶動功能。廣西依靠與越南等國家相臨的區位優勢,積極推進與東盟合作,今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創下13年來的最高!斑@些新經濟‘增長極’的出現,其背后是中國加大了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這些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環境與體制政策環境都得到了明顯改善!苯洕鷮W家宋冬林說。 我國自實施西部大開發以來,2003年啟動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戰略,近兩年,又開始大力促進中部崛起!斑@些高層戰略決策,直接為欠發達地區帶來了更多的發展空間,使這些地區發展思路更加清晰,自我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彼味终f。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