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4月19日,山東省政府在北京組織召開《南水北調東線濟寧市環南四湖大生態帶工程建設規劃》專家論證會。專家指出,建設南水北調工程是國家確定實施的重大戰略,治理污染和環保事關南水北調工程的成敗。 南四湖素有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之稱,由微山湖、昭陽湖等四個湖泊組成,流域總面積3.17萬平方公里。南水北調輸水線路在山東境內全長487公里,濟寧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重點地區,工程貫穿濟寧南北全境,長達198公里,占山東段干線總長度的40%以上,水域影響面積占全市面積的3/5。 根據國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要求,2010年底南四湖水質要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2012年后要持續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形成清水廊道。為此,山東省政府于去年12月份啟動了《南水北調東線濟寧市環南四湖大生態帶工程建設規劃》編制工作,今年3月份《規劃》順利編制完成!兑巹潯穼灮䴙I帶產業結構,提高水體自凈能力,削減入湖污染負荷,修復受損濕地生態系統,完善“治”、“用”、“!辈⑴e的流域污染綜合防控體系,確保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水質安全。預計總投資超過130億元。 中國工程院孫鐵珩院士和任陣海院士等七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對《規劃》給予了較高評價。他們認為,《規劃》的實施,將對全面改善南四湖及其周邊的生態環境質量,確保南水北調山東段的水質安全,推動區域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發展,發揮十分積極的作用。 濟寧市委書記孫守剛表示,編制實施環南四湖大生態帶工程建設規劃,是推進南四湖生態系統進入良性循環最為重要的一步。濟寧市將根據專家和領導的意見,進一步完善提升規劃水平,全面實施好環南四湖大生態帶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