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減持魔咒未平息
2011-07-04   作者:智夢尋  來源:新金融觀察
 
【字號

    輪番登場的貨幣工具并非斷裂的節點,而是一條連續并無孔不入的延長線,無限延伸著貨幣政策的時空半徑。行走在這延長線上,我們看到了房價增勢的理性回歸,也看到了銀行信貸員的舍命攬存、民間借貸平臺的人來人往,以及產業資本‘變賣家產’的求生之舉——在多元化融資的情勢下,股權減持會否是產業資本現金流告急的‘鎮痛劑’?
  本期報道將分別透視地產資本、產業資本及政府融資平臺在當前貨幣環境下的股權減持路徑。
  26封減持公告。這是2011年上半年最后一個交易日里A股傳來的“家書”。
  6月30日,宏達股份等26家上市公司公告其重要股東在二級市場減持股權。其中,僅宏達股份等6家企業歸屬主板,其余有18只股票來自中小板,2只來自創業板。
  根據Wind資訊對上市企業公告的統計,在剛剛過去的6月份,累計有137只A股被公司重要股東減持,減持部分的參考市值約為93.15億元。與之相比,6月大股東增持部分的參考市值累積僅約16.13億元。
  減持規模不止這般。根據此前中投證券對A股市場減持情況的統計分析,2011年1月至5月期間,重要股東二級市場凈減持額合計已達到388.93億元。更為重要的,包括華東數控在內的若干企業在經歷過上半年的減持潮之后,還將在下半年面臨更大的減持敞口。
  產業資本持續不斷的股權拋售似乎印證了業內此前的擔憂:“貨幣政策的持續從緊導致企業融資難問題從民營中小企業向更大范圍擴張,陷入現金周轉和償債瓶頸的產業資本或被迫以股權套現!
  值得A股憂慮的是,急需融資的不僅僅是產業資本。根據審計署的統計結果,截至2010年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已超過10萬億元,2011年和2012年將分別償還約2.62萬億和1.84萬億,地方政府是否將效仿產業資本謀求多元化融資?
  ——A股,它不得不行走在貨幣政策的延長線上。

  央行6次提準 一次性凍結資金累計21800億

  通脹聲聲急,“提準”腳步齊。
  伴隨CPI指標在5月達到5.5%、創下34個月以來的新高,存款準備金率的上浮如期而至。2011年6月20日起,大型上市銀行的準備金率上調至21.5%,中小型上市銀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調整為19.5%。
  2011年上半年,央行已6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一次性凍結資金數額不斷上升,并累積達到21800億元。
  上市銀行的財務數據或許能對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的效力有所說明。一季報數據顯示,16家A股上市銀行吸收存款數量合計約531054.4186億元,同比增加43.76%。與此同時,這16家上市銀行一季度現金及上繳央行款項總額卻同比激增了74.68%,達到115163.6422億元。此外,更有7家上市銀行一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處于負值區間。
  上半年以來,商業銀行此起彼伏的新融資計劃也間接反映了銀行系統資金的饑渴。6月2日,農業銀行向銀行間市場拋出了高達500億元的巨額債券,刷新了2010年以來銀行債券單次規模的最高紀錄。
  對于銀行系統資金充裕性問題,東北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唐亞韞向新金融記者表示:“從2010年開始多次使用的準備金工具已使得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越來越緊張,但我個人認為,這種緊張還僅限于結構性的失衡,中小型商業銀行也許存在無錢可貸的局面,但整個市場目前資金充足,只是囿于政策所限而無法放貸!
  采訪中,來自浦發銀行和招商銀行的客戶經理均向新金融記者表示,其所在支行的貸款額度已所剩無幾。
  隨著央行逐漸收緊銀行系統資金的口袋,銀行渠道的融資功能也在步步減弱。
  中國社科院金融市場研究室主任曹紅輝教授分析指出:“貨幣政策從緊的環境下,資金向大企業、大機構集中的趨勢將會加劇,從而可能進一步扭曲資本的配置效率,造成新的結構性失衡,積累新的風險,加劇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
  當然,從緊的貨幣政策也使得產業資本在求解融資難的過程中,將更多的目光投向了銀行之外的資本市場。

  地產公司減持求生 宏達股份年內套現18億

  6月30日晚,宏達股份發布了年內第八封減持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四川宏達實業有限公司于6 月29 日減持公司股份 18000000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74%。
  Wind數據顯示,自2011年1月5日以來的八次減持,已使得宏達實業對宏達股份的控股權從去年年末的36.24%銳減至28.33%。
  八次減持并沒有動搖宏達實業在宏達股份的影響力。公告表示:“截至2011 年6 月30 日,宏達實業為宏達股份第一大股東!
  然而根據Wind數據,這八次減持卻為宏達實業帶來了約18.39億元的“真金白銀”。對比宏達股份一季報中呈現的約-3.75億元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這18.39億元的套現貢獻甚為可觀。
  在礦產經營的背后,宏達實業還分別持有四川宏達世紀房地產有限公司和成都宏達置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95%的股權。公開資料顯示,世紀地產在2011年1-3月期間營業利潤虧損了約325.92萬元,另外一家置成地產早在2010年已發生虧損,去年營業利潤虧損約691.32萬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地方債拖累銀行股 2011-07-04
· 熱點漸趨轉向新股反復活躍 2011-07-04
· 美股本周料回落 歐元仍看跌 2011-07-04
· 中石化再度叫賣華誠房產 股權債權打包價1.45億元 2011-07-04
· 新預期升溫 A股七月料走強 2011-07-04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謝國忠:軟著陸可能成為陷阱·[思想]張立偉:中國奶業沒有“消費者主權”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