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收益7%高凈值產品銷售很私密
2011-08-12   作者:記者 張莫/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資料照片
    近段時間,銀行紛紛推出針對高凈值客戶的理財產品。記者注意到,這類產品不僅收益率高,且銷售渠道也相對私密。
  業內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國內高凈值客戶數量的激增,促使銀行需要爭搶這塊蛋糕,而市場資金面的緊張,也加劇了這場爭奪戰。

  銀行爭搶“高凈值客戶”

  近期,銀行不約而同發行了針對高凈值客戶的理財產品,其收益率頗為引人關注。
  杭州銀行新近推出的“幸福99”1176期高凈值客戶專享理財計劃(信托受益權投資型),產品說明書上標明“本產品僅適合杭州銀行高凈值客戶認購,不向普通客戶發售。機構投資者不受限制!痹摦a品為封閉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期限內不開放申購與贖回。在信托受益權按時足額收回投資本金及預期收益的情形下,本產品理財收益率預期為7.00%。產品說明書指明,該產品起點20萬元整,產品期限由2011年8月18日至2013年1月25日。
  8月9日至8月11日,工商銀行推出2011年高凈值客戶專屬資產組合投資型人民幣47天產品,該產品付息周期為47天,為非保本組合型產品。該產品起購金額為100萬元,并以一萬元的整數倍遞增。具體在收益率方面,各檔次客戶可獲得的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如下:100萬元≤認購金額<500萬元為5.10%,500萬元≤認購金額<1000萬元為5.30%,1000萬元≤認購金額為5.50%。
  而目前正在銷售的興業銀行2011年第十七期萬利寶系列開放式私人銀行類人民幣理財產品(第3款),該產品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起購金額為20萬元,預期收益率達到6.30%。期限為3年。

  一般客戶想買也買不到

  記者注意到,除了資金門檻外,這類高凈值產品的銷售渠道也和普通產品有所不同。以興業銀行2011年第十七期萬利寶系列開放式私人銀行類人民幣理財產品(第3款)為例,記者致電興業銀行客服得知,該產品不能在網上銀行購買,只能在柜臺購買。而具體產品信息在網站的公開渠道也是查詢不到的。
  據記者了解,工行不少針對高凈值客戶的理財產品在公開場合也查詢不到!耙话銇碚f,一旦有這類產品推出,客戶經理會直接通知專門的客戶來購買,并不會大肆宣傳。一般客戶恐怕想買也買不到!币晃还ば械墓ぷ魅藛T告訴記者。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將個人高端客戶分為私人銀行客戶和高資產凈值客戶。其中,私人銀行客戶是指金融資產達到600萬元人民幣及以上的商業銀行客戶。高資產凈值客戶是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商業銀行客戶:單筆認購理財產品份額不少于100萬元人民幣的自然人;認購理財產品時,個人或家庭金融資產總計超過100萬元人民幣的自然人;個人收入在最近三年每年超過20萬元人民幣或者夫妻雙方合計收入在最近三年內每年超過30萬元人民幣的自然人。
  普益財富研究員方瑞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之所以不公開發售,一是由于高凈值客戶的數量和金額能夠滿足銀行的需求;二是有為客戶保密的考慮。

  “資金緊張”成背后推手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這種針對高凈值客戶的理財產品扎堆的背后與資金緊張密切相關。若銀行從高凈值客戶那里一筆可吸收100萬元至200萬元的資金量,再將這些資金貸給一些急需資金的中小企業,高凈值客戶可獲得高利息,而銀行也能從中獲取不錯的“中間收益”。
  銀監會目前的規定是,商業銀行的貸存比,即商業銀行貸款總額與存款總額的比例不超過75%。但今年以來,銀行業的資金情況卻并不樂觀。根據國內各上市銀行一季報,一季度,五大國有銀行和七家股份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核心資本充足率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一些中小型商業銀行,資金趨緊更為嚴重。
  業內人士表示,商業銀行為了實現信貸投放而面臨更大的吸儲壓力,從而促使其通過加速發行理財產品來增加中間業務收入,避免儲戶流失,并通過安排理財產品在月末和季末發行或到期來沖高存款,以應對貸存比考核。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美國6月份批發庫存增幅小于預期 2011-08-11
· 量化寬松預期增強 國內期貨全面翻紅 2011-08-11
· IEA下調中國石油需求增幅預期 2011-08-11
· 英國央行下調經濟增長及通脹預期 2011-08-11
· 8月份加息預期強烈 2011-08-10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臺: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著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