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降壞賬風險銀行惜貸或愈演愈烈
2012-05-30   作者:吳文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業內普遍將貸款增長乏力,歸咎于受累經濟下行而需求疲弱的受貸方。不過筆者認為,若能換個角度追根溯源則會發現,各大行能夠順利放貸并獲取穩定利差收益的根基——低廉的存款資源正在減少,即存款的增速和結構都在發生變化。這或許也是銀行貸款增長乏力的重要原因。
    從存款增速看,取Wind資訊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2001年以來的數據進行分析,2001年至2010年十年間年末存款的同比平均增速達到19.27%。其中,2009年存款增加了13.15萬億元,同比增速高達28.21%,應與2008年年末國家4萬億投資及地方政府配套有較大關系。不過,2011年這個數據大幅降至9.11萬億元,增速僅為12.69%,較前十年均值大幅下滑了6.58個百分點。進入2012年,該數據更是出現了兩個月的負增長,其中1月和4月存款總額分別減少了7.98萬億元和4.66萬億元。進入5月,前20日的四大行存款流失就高達2700億元,將第三次降準所釋放出的4200億元流動性對沖掉大半。由此可見,存款流失已經成為制約銀行加大放貸的主要瓶頸之一。
    若進一步分析存款結構發生的改變,則會對銀行的惜貸行為作出更好的解釋。近年來隨著國內通脹水平高企,實際利率長時間處于負值,銀行為了吸引存款,設計了掛鉤于債券、利率、票據甚至股票等的收益率高于存款利息的各類人民幣理財產品。其中保本產品可計入當期存款,該類產品在所有理財產品中的比例逐年提高,這使得銀行在保留住存款的同時提高了資金成本。以在售人民幣理財產品最多的建設銀行為例,當前在售產品高達79款,其中2012年第一季度保本型理財產品的增長超過130%,達到3800億元,而2011年年末時僅為1600億元。
    人民幣理財產品的興起,實際上是應對負利率時期的一個市場化行為,即銀行替央行承擔了動態調節市場利率的功能,但同時也提高了銀行吸收存款的成本。所以除非銀行可以以更高的利率把貸款放給企業,否則銀行的貸款息差就會收縮。但是相對而言,規模較大且經營較好的企業融資渠道相對豐富,若銀行貸款利率過高則會選擇其他方式融資。同時,融資途徑較少的中小企業既缺錢又存在較大的經營風險,故即使愿意為銀行支付較高的利息,銀行為了降低壞賬風險,也可能放棄為其放貸。如此往復,銀行惜貸的現象或愈演愈烈。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從銀行惜貸看貨幣緊縮的風險 2011-07-13
· [博客]銀行被迫惜貸誰倒霉? 2011-02-11
· 銀行被迫惜貸誰倒霉? 2011-02-11
· 滬二套房貸全面收緊 優惠未終結銀行已惜貸 2009-11-04
· 優惠未“終結” 銀行已“惜貸” 2009-11-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