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多數孩子還在向父母要零花錢時,十來歲的他們已經做起了人生第一筆生意;當不少大學生還在為“畢業即失業”的前景發愁時,同樣二十歲出頭的他們已經當上了老板和富翁。
這是英國一些年輕人在金融危機和高失業率陰影下成功創業的勵志故事。他們的經歷除了詮釋“創業要趁早”外,也給身懷“創業夢”的同齡人以啟示:想要成功,不僅要敢于夢想,還要勤于實踐。
“關鍵是搶占先機”
英國的失業率幾年來始終在高位徘徊,許多企業機構忙著裁員而不是招新,不少優秀的年輕人發現自己無用武之地,干脆選擇自立門戶。金融危機后的兩年時間內,英國青年創業者增加了15%。IT行業是年輕人熱衷且擅長的領域,成為許多青年創業首選,25歲的邁克·哈蒂和24歲的凱文·弗勒德便在其中。
哈蒂在威爾士北部鄉村長大,那里遠不是投資者眼中“商機無限”的地方。15歲時,哈蒂的大多數朋友都靠當餐廳服務員打零工掙零花錢,他卻啟動自己的電子商務事業:買下1.3萬本電子書版權,題材涵蓋小說、自助指南、菜譜等,還包括“如何取消超速罰單”之類“偏門秘訣”,然后在億貝網(eBay)上出售,每本定價不一,最高不超過10美元。
他說這種工作的好處是:“暑假里每天睡到自然醒,伙伴們都出門工作了,當服務員什么的,而我一邊睡大覺,一邊做成數百單生意!
高中畢業后,哈蒂上了利茲大學商學院,結識同學凱文·弗勒德。畢業時正值經濟衰退期,工作很難找,于是兩人結合各自在電子商務和廣告領域的興趣,攜手創立“強力鏈接”公司。他們對“內文廣告”(in-text)這種現有網絡廣告模式加以改進,推出一種更先進的程序,使廣告投放更能精準反映用戶需求。比如,當你瀏覽英國流行樂女歌手阿黛爾歌曲專輯相關內容時,光標滾動到《轉盤》這首歌名上,彈出的小框內會顯示購買這張專輯的地址,而非帶“轉盤”的留聲機或餐桌廣告。
他們還開發了改進版的“內圖廣告”(in-picture),讓你知道哪里能買到圖片中明星所戴手鐲,或者對比一下相似款式的手鐲售價幾何。有些網站靠“強力鏈接”引來的客戶,5天收入就相當于傳統廣告模式下一個月的收益。
“我們曾以為高端新聞機構不會喜歡侵略性的廣告,然而《紐約時報》對我們的產品表現出強烈興趣。那么多公司想用這項技術,連我們自己都感到驚訝,”哈蒂說。
“強力鏈接”公司目前年盈利80萬英鎊,兩名合伙人正忙于推出新產品:取名“血拼網”(Shopow)的程序,這是一種針對網購人群的社交網絡工具,方便朋友們交流各自買了什么東西,評價如何等等。
針對年輕人創業,他倆的建議是:“關鍵是要選擇合適時機,在花時間完善產品的同時別忘了搶占先機。多花幾天時間觀望,可能意味著別人比你先到一步!
“一切皆可改進”
賣果醬聽起來不像做IT那么“酷”,弗雷澤·多爾蒂卻靠它走上致富之路。
多爾蒂現年24歲,從商經歷始于9歲:那年,他和一個朋友決定開個養雞場,于是買了一盒孵化蛋。多爾蒂的父母當時還取笑兩個男孩,因為他倆沒有任何經驗。
多爾蒂回憶:“我們把那盒蛋放在電視機頂上,因為那里總是很溫熱。幾星期后,我下樓就看見小雞們滿屋跑。我們把小雞養在花園里,等它們長大后下蛋,再把蛋賣了。它們是被電視機養大的,沒準以為(電視明星)杰里米·凱爾是它們的媽媽!
5年后,多爾蒂去看望祖母,后者一個平常舉動讓他靈光一閃:“她正在廚房里做果醬,我意識到我可以學做果醬,賣給鄰居們。當時我只想這能掙點零花錢,沒想別的!
多爾蒂知道數十年來果醬銷售一直下滑,部分原因是人們認為它不健康,于是推出一種不加糖的純天然果醬。隨著年紀增長,他的自制果醬越賣越好,當他決定參加韋特羅斯連鎖超市的一次采購會時,每周已能賣出約1000瓶果醬。這次采購會給了他一個機會:把小作坊做成真正的企業。
超市方面告訴他:如果他能找到一家工廠生產果醬,設計商標,并交上一份商業策劃書,超市或許會考慮采購他的產品。多爾蒂照做了。經過幾次失敗嘗試,他最終與韋特羅斯超市簽下供貨合同。這一年他18歲。
如今,多爾蒂的“超級果醬”在英國多數大超市上架銷售,年營業額超過100萬英鎊。他下一步打算打入美國市場,并計劃開發“可持續蜂蜜”:“蜜蜂眼下處境相當艱難,整個物種正瀕于滅絕。所以我計劃把蜂箱安在城市里,放在城內農場或建筑物頂上,希望它能激起人們對可持續食物的興趣,同時也能賺到錢!
他最近在寫一本關于果醬配方的書,還忙于給學校和IBM等跨國企業做演講!拔沂盏揭环鈦碜砸粋中國孩子的電子郵件,我用谷歌翻譯軟件譯出來,他告訴我他聽過我的故事后,準備在他家那條街道上挨家挨戶銷售蛋糕,”多爾蒂說,“某種程度而言,我的故事比果醬事業影響深遠得多,目前我工作的一部分就是當一名創業者!
他的創業體會是:“人們常說自己想創業,卻不知道該做什么,我覺得這很不可思議。幾乎一切東西都能做得更好。你很少買了什么東西后會覺得‘哇,這真是完美無缺!耘c其無病呻吟,不如想辦法去改進!
“你必須先證明自己”
現年23歲的佐薇·杰克遜少女時代也有一個“明星夢”。為了攢錢進英國國家青年劇院學習表演,她在家鄉小城組織了一臺綜藝演出!斑@個演出我每年做一次,一開始并沒把它當做生意來做,只是覺得好玩,又能補貼我的教育經費!
畢業后,她尋找試演機會,卻因為一場手術不得不回家休息半年。在此期間,英國政府宣布大幅削減藝術表演和教育機構預算,她察覺到一個尚待開發的市場:向那些沒有機會得到免費演藝培訓的人提供物美價廉的表演培訓課程。
她果斷放棄自己的明星夢,開了一家名為“實踐夢想”的公司,學員交5英鎊就能學會一支舞曲。公司很快開始盈利,如今她的培訓班一周開50節課,年營業額15萬英鎊,業務拓展成幾塊:舞蹈公司為品牌宣傳和廣告制作提供舞蹈演員;一個小型服裝公司;與英國有線電視運營商“維京傳媒”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在英國,杰克遜被視為女性創業者典型。企業家理查德·布蘭森發起鼓勵青年創業的“翻轉控制權”運動,選擇她擔任代言人;英國商務部授予她“年度青年獎”。
“看看調查結果,你會發現受愛好而非利潤驅使的創業者最后都能賺大錢,”杰克遜說。
她告訴同齡人:“你必須證明自己行,才能讓別人把你當回事。我最初嘗試與各家劇院談生意時,對方總把我當成一個天真無知的16歲女孩。當他們看到你確實做成了事,態度很快就變了!
“向商業人士取經”
24歲的加里·馬丁如今是一家年利潤超過100萬英鎊的建筑公司老板。他對經商的興趣源于11歲時在拉斯維加斯的一次度假經歷。那天他懶洋洋地躺在酒店游泳池邊,看見攤販以10美元一個的價錢向客人出售橡皮筏,而以2美元一個的價錢回收橡皮筏。馬丁注意到排隊買筏的人很多,于是他以5美元一個的價錢向客人收購用完的筏子,然后以每個8美元的價格賣給等著買筏的客人。
15歲時,住在愛爾蘭的馬丁對房地產市場發生興趣。他在報紙上登了一句話廣告:“加里收購房子”,并附上自家電話。他的生意有時會被母親無意間搞砸,因為她告訴來電者“加里上學去了”。廣告登出一個月后,他做成了第一筆買賣:他把自己準備買車的7000美元積蓄作為定金,買下一座售價4.5萬美元的房子,三星期之后以8.6萬美元轉手賣出。
這位中學生就此兼職當起了房產中介!袄迷缟虾头艑W后時間,我買下并賣出了150座房子。我越來越頻繁地逃課,老師們很氣憤!”他回憶道。
2009年,他搬到倫敦,開辦“馬丁建筑公司”。他的計劃是從建筑業起步,逐步拓展成房地產開發事業。他的公司目前正運作首個開發項目:位于倫敦北部的一座寫字樓,預期年底完工,回報率35%。
他說:“讀一些你崇拜的商界人物的書,或者,去找他們一起喝咖啡更好,花上一個小時,你能學到比你念數年商科專業多得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