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個月的橫盤整理,人民幣匯率進入7月中旬之后再度走強,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一度沖擊6.11關口,隨后回升至6.12附近。近期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主要有三:其一,總理講話提振市場信心。其二,宏觀經濟數據向好,顯示經濟有望觸底企穩。其三,美聯儲態度模糊,美元出現階段性頹勢。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在6.12關口有反彈跡象,未來走勢仍不確定。
總理在7月初表示,宏觀調控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盡管市場對于總理提出的經濟“下限”有多種理解,但不可否認,總理講話增強了市場投資者信心,提振了人民幣看多情緒。
與此同時,近期部分宏觀經濟數據向好,顯示出經濟有企穩回升的跡象。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數據不甚理想,國際上看空中國經濟的聲音不斷,一些海外投研機構紛紛下調對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測。但進入7月份之后,PMI、工業生產等經濟數據開始出現反彈,市場開始修正原先對于經濟的過度悲觀預期。
最后,在探討人民幣匯率時,我們無法忽視美元自身走勢的影響。美聯儲近期的態度模棱兩可,對于量化寬松政策何時退出、如何退出仍然沒有明確表態。此時市場的重要關注點是美國經濟數據,再次進入經濟數據遜于預期-量化寬松政策退出預期減弱-美元貶值的循環。美國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不及預期,且前值向下修正,市場預期美聯儲可能面對退出戰略更為謹慎。歐洲經濟盡管積重難返,但沒有更壞就是好消息,特別是歐元區最重要的經濟體德國以及深受債務危機的西班牙近期均有超出預期的數據表現。
美歐經濟數據的背離引發美元指數不斷下挫,同時為人民幣升值提供了支撐。但這可能僅是階段性行情,在量化寬松政策退出的大背景下,未來美元繼續走強仍是大概率事件。
總之,判斷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既要關注我國經濟基本面情況,也要考慮到國際環境,特別是美聯儲關于量化寬松退出政策以及利率政策方面的操作。就目前來看,暫時難以對人民幣匯率走勢作出明確方向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