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購物“秘籍”
2014-01-03   作者:黃敏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資料照片
資料照片
    向“優惠券女王”學幾招

  圣誕節禮物已經包好,節日大餐已經備好。計算一下,價值超過600英鎊(約合982美元)的節日花銷,使用各種優惠券后,不到100英鎊(164美元)就拿下,“優惠券女王”英國女子,敗っ⒏5聺M心愉悅。
  芒福德現年20歲,家住多塞特郡韋茅斯。她樂此不疲地收集各種優惠券、贈品券,計算如何購物最劃算;滿懷熱情地填寫調查問卷、使用反饋等,爭取讓商家多寄各種樣品。由此,她一年能夠省下數千英鎊。她和伴侶以及寵物犬一周的伙食費僅5英鎊(8.2美元)。
  圣誕節的到來,對多數人而言,又到荷包大出血的時候。芒福德早就做好準備,備好價值超過500英鎊(818美元)的禮物,而實際花費不到75英鎊(123美元)。
  芒福德和父母以及伴侶本在圣誕節當天共進午餐。她已經買好酒水、水果、蔬菜、甜點和零食,更在平安夜最后一刻的大促銷,花7英鎊搶到一只火雞。如此一來,這頓大餐的花銷是25.39英鎊(41.56美元)。英國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四口之家的圣誕節食品支出平均為440.5英鎊(721.2美元)。
  這個節日,芒福德的總支出是99.87英鎊(163.48美元),共省下540.22英鎊(884.29美元)。
  錢是省下不少,卻需要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英國《每日郵報》援引芒福德的話報道:“我喜歡收集優惠券,相當上癮。其實我一整年都在為圣誕節購物!
  學會如此斤斤計較源于她有一段時間因病無法工作,只能想盡辦法節流。芒福德說:“我知道自己需要省錢,但不知道怎么做。有一天,我看到一個講述優惠券達人的電視節目,感覺自己也可以這么做!
  芒福德開始上網搜尋優惠券,挑選對自己有用的內容,一一打印下來。有時為了享受折扣,她必須一次買下大量或者暫時用不到的商品,譬如一次購買一年量的卷筒紙、8月買入圣誕拉炮等。去年的圣誕禮物中,她用30英鎊(49美元)加上之前收集的優惠券,買回定價160英鎊(262美元)的一部數碼相機。
  “算算能夠節省的錢,就覺得花時間收集優惠券相當值,”芒福德說,“我討厭買全價商品!
  當然,這種購物方式也有弊端,意味著只能購買特定折扣商品!拔覟槭フQ節準備了90罐可樂,卷筒紙和廚房用紙能讓我至少用半年,還有大量的沐浴露和化妝品,”她說,“這不是傳統的購物方式,但它確實可行,而且相當利于省錢!
  芒福德最得意的幾次購物包括花6英鎊(9.8美元)買到價值66英鎊(108美元)、一年的狗糧,免費拿到30罐零度可樂等。
  她說:“坦率地說,我不會改變這樣的生活方式……想到圣誕節我只花了100英鎊,我就覺得很輕松,家人也會感到高興!

  要買真正便宜貨最好速戰速決

  伴隨新年到來,大小商家紛紛促銷,這家“100當200花”,那家“滿100減50”,到底哪家更劃算?消費者腦中撥起小算盤。英國研究人員觀察消費者大腦活動后發現,要想買到真正的便宜貨,消費者最好速戰速決,因為不到半小時后,大腦尋找便宜貨的能力顯著下降。
  這項研究由英國消費者行為分析機構SBXL和班戈大學的心理學家合作完成。研究人員征募40名志愿者進入模擬雜貨店購物,讓他們看屏幕上各種打折促銷商品,選出最物有所值的便宜貨,加入購物清單。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借助磁共振成像(MRI)技術掃描志愿者的大腦,觀察高級認知區域保持活躍的時長。
  英國《每日郵報》援引班戈大學心理學高級講師保羅·馬林斯的話報道:“這一系統讓我們能夠研究決策的神經機制。借助大腦成像技術,我們希望更好地了解消費者對特價商品作出何種反應!
  結果顯示,大腦高級認知中樞前額葉皮層是志愿者尋找便宜貨的“利器”,但23分鐘后,這一區域開始“關閉”,不再發揮作用,令理性消費能力下降。
  SBXL總經理菲利普·阿德科克說:“過了一會兒,我們的大腦無法處理各種信息,開始尋找捷徑,于是只要見到紅白相間的標識就認為那是便宜貨,因為那種標識通常用于打折促銷!
  前額葉皮層主要負責決策等復雜任務,但這一區域長時間保持活躍會令消費者產生疲憊感,轉而求助大腦的原始組織,譬如島葉皮層,但是這一區域并不擅長判斷商品是否物有所值。
  研究人員說,這一結果并不意味著購物半小時后不能再出手,只要休息片刻,譬如去喝一杯咖啡,就能給大腦前額葉皮層“充電”,讓它恢復功能。
  SBXL先前一項調查顯示,購物時,消費者的大腦容易出現信息超負荷情況,進行非理性購物,多花冤枉錢。
  那項調查結果顯示,大約兩成的消費者會把標有“特價”的商品放入購物車內,即便它的價格高于同類商品;大約一半消費者購買“買一贈一”商品時竟然只拿一件。

  “血拼”或讓人更寂寞

  心情不快或感覺寂寞時,不少人選擇出門“血拼”,希望漂亮的衣裙、精美的包包帶來好心情,讓人不再寂寞。荷蘭研究人員發現,“血拼”不一定能換來好心情,也可能令人更寂寞,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荷蘭蒂爾堡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學教授里克·彼得斯帶領研究小組隨訪2500多名消費者,借助專業調查問卷評估他們的物質主義程度和寂寞感。物質主義指全心沉迷于追求物質的需求和欲望。評估一年一次,連續6年!
  結果顯示,人們購物的動機通常分為三種。彼得斯把第一種稱為“重視攫取”,這類消費者單純因購買、擁有某些商品而覺得開心;第二種動機是“展示成功”,這類消費者認為物質影響自己的社會地位,必須做到朋友有我也有,甚至更好;第三種動機是“獲得快樂”,這類消費者購物是為了填補生活中的情感空虛,覺得新東西讓自己感覺良好!
  彼得斯發現,對這三類消費者而言,只有第一類消費者把“血拼”當作“快樂藥”,購物過程會減少寂寞感!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網站援引彼得斯的話報道:“如果你是另外兩類消費者,‘血拼’可能會讓你更寂寞!薄
  彼得斯說,如果“血拼”的動機只是為了在物質生活上至少向親朋好友看齊,或者是為了彌補生活中其他問題,那么購物只會增強寂寞感。而寂寞感越強,人們可能越想去購物,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以購買一條名牌裙子為例,如果你只是因為這條裙子漂亮而購買,這種購物會減少寂寞感。如果期待這條裙子彌補內心的不愉快,或者希望穿上它向朋友和同事們顯擺自己的生活狀況,那么買下它可能令人感覺比出門購物前更失落、更寂寞!
  這一結果刊載于美國《消費研究雜志》。
  對于寂寞人群,彼得斯建議,不妨多接觸他人,提高社交技巧,以此對抗孤獨寂寞!
  美國韋爾·康奈爾醫學院精神病學家蓋爾·薩特茨說,一直不清楚人們為什么喜歡通過購物來消除心中不快,荷蘭研究人員的這項研究嘗試分析這一問題,而且“言之有理”!
  薩特茨說,內心寂寞是個大問題,“我們相互之間的聯系比以前少,好多朋友和推特‘粉絲’與我們的關系并不密切,你的寂寞感不會因為朋友評論你的照片而減少”。
  她告誡說,通過“血拼”來抵御寂寞也許是一條危險的道路,可能讓人越陷越深,甚至入不敷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中國購物中心迎來運營大數據時代 2014-01-02
· 巴西政府采取措施抑制本國居民海外購物 2013-12-31
· “購物節”里小型電商企業期盼名利雙收 2013-12-13
· 英特宜家三購物中心將于明年起運營 2013-12-13
· 三江購物股價涉嫌被操控 遭機構看衰爆炒 2013-12-0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