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取消免費“午餐”的進程加快,繼建行、交行、中信銀行等陸續對短信通知服務收費后,近日,招商銀行對信用卡單筆小額消費取消短信提醒服務,轉而由官方微信播報來告知消費者,此舉引發公眾質疑損害了消費者利益。 近日,供職于北京一家大型電信公司的數據分析師小葛向中新網財經頻道反映,最近招商銀行對信用卡消費短信提醒作了金額上的限制,以前單筆消費能收到免費的短信提醒,現在只有消費達到300元以上才能收到短信。她表示不太理解這個規定。 也有網友對于取消短信后刷卡的安全性表示擔憂,“昨天我的朋友才在境外被盜刷1900多美元,今天我的招行卡就來告訴我以后300元以下的小錢就不管了,”網友“fairymee”表示,“取消境內300元以下消費短信提醒,如果有人利用這條規定亂刷本人卡而本人不知道,招商銀行打算怎么處理?” 對此,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網絡服務室專員“向日葵小班-_Dorian”在微博上回復稱,“本次短信調整是將原有觸發金額由100元調整為300元,這樣的調整是由后端根據持卡人用卡情況、銀行的風控工作等多方面分析后進行的調整。除常規的交易短信外,我們也有24小時的交易監控提醒,在偵測到異常交易后,也會有另外的處理方式!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專員譚雅玲在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采訪時表示,銀行也有經營成本與利潤壓力,加之銀行服務價格新規出臺后中間業務收入變窄,所以對單筆300元以下不再短信提醒也是可以理解的!懊克300元,POSS機有損耗,后線人員要跟蹤梳理,上市公司考慮到利潤和成本的問題對信用卡不超過300元的消費不發送短信,這個作為銀行來說思路是正常的!弊T雅玲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政府可以對銀行的服務收費進行監管,銀行也需要自行監督,但只要收費是在規定范圍內,公眾就需要有理性的態度。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會長劉俊海則對中新網財經頻道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信用卡持有人消費活動之后銀行及時發送手機短信,告知消費者消費活動的明細,這不僅是消費者的權利,也是商家的義務,不僅是道德義務和倫理義務,更是法律義務和法定義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