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國的城市飛速發展。在2014年至2020年,中國的城鎮化還將更快地發展。這一次,叫做“新型城鎮化”。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年-2020年)》,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而昨日,A股開盤,應者寥寥,且漲停者多是小盤股。
孰能料,A股七年一輪回的牛市,或許就此起航。
以城鎮化擴內需
城鎮化是不是利好?《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一位上海私募投資人稱,“長期重大利好”。
“不過長期的事情,大家還未想清楚,再說,長期邏輯不支撐短期表現!鄙鲜鐾顿Y人告訴記者,但他會全面看好。
在過去的兩個月,中國的宏觀經濟數據再次凸顯增長疲態,盡管高層已經申明可以對GDP增速有更多的容忍底線,但A股在衰弱的經濟數據背景下,始終未見突破。從2012年年初至今,兩年多的時間,上證指數運行于2000點底部中樞,一直未能有長期性引領市場向上的行業出現。
按照規劃,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差距縮小近2個百分點,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目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3.7%,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只有36%左右。也就是說,按照規劃,未來6年總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目標是6.3%,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升率為9%。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在去年研究了城鎮化與經濟增速間的關系,并對1982至2011年的數據進行了經濟計量分析,據估計,城鎮化率每提高1%,就會帶動中國GDP
1年內增長0.8%,5年內增長3.5%。2013年,中國GDP規模56.8萬億元,1%即是5680億元。所以,有經濟學家測算,2020年要達到城鎮化規模中的目標,10萬億的投資是一個必要條件。
“如果說我們知道了結果,那么倒推條件,就很簡單!鄙鲜鏊侥纪顿Y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來看,唯一可行的增量就是投資,這個投資是包括政府與民間一起的,但它們都叫投資。所以,做什么行業,一定是大周期類股票!
昨日,各大券商尚未發布針對新型城鎮化的系統性研究報告,一個策略分析師告訴了記者他的困惑:“現在產能過剩、地方政府平臺債的問題已經形成思維定勢,沒人敢看好周期類!
四個方向
在私募機構,很多人的看法則是,城鎮化是個總的方向,具體的投資標的,還要和市場結合在一起。
記者發現,在眾多投資思維中,綠色節能建筑、智慧城市、工業用地、棚戶區改造等概念頗受認可。緣由是
“較為具體,也符合目前市場熱點發展的脈絡”。
事實上,市場也已經基本否定了房地產與城鎮化之間的邏輯鏈,即便是對于基建類,也是十分謹慎。
“過去30年,中國城鎮化率幾乎以每年一個百分點的速度提升,這一方面是工業化過程的自然推動,另一方面則是地方政府在政績觀下的投資驅動。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基礎設施上的大量投入,對于改善投資環境和居民生活便利方面功不可沒,可以說,高鐵與高速公路的超前建設,體現了中國的體制優勢。但同時地方建設中也存在重復建設、奢華建設等浪費現象,資金投入與其他生產要素之間的不匹配,后患無窮!焙MㄗC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
一位行業研究員告訴記者,在目前環保問題較為突出的背景下,買方機構較為能夠接受的是一些節能建筑概念。
而智慧城市相關公司,雖然已經有所漲幅,還是得到了很多認可。原因是,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鎮化重要內容,新型城鎮化聚焦智慧城市,智慧城鎮化將逐步取代粗放城鎮化。作為探索中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中國智慧城市試點數量已經增至193個,其中第一批試點城市中80多個簽訂了智慧城市創建任務書,也標志著這些試點城市進入了實質創建期。
而另一個被集中看好的領域是棚戶區改造,住建部消息,今年中國將繼續大規模推進各類棚戶區改造,全年計劃改造470萬戶以上,預計完成投資將超過1萬億元,目前國家已經出臺相應的支持政策,加快棚戶區改造。
“市場每次有牛市,都是在局部盈利效應之后形成的,這次城鎮化能否引領大盤,就要看是否有板塊能夠脫穎而出!鄙鲜鏊侥纪顿Y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