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境外資金流入呈加速態勢,越來越多的境外投資者在捕捉A股投資機會。國際寬松的貨幣環境、國內經濟基本面企穩、A股反彈、人民幣升值預期再起等因素吸引境外資金借道QFII、RQFII等流入A股。即將于10月份開啟的滬港通也吸引著眾多境外機構,提前部署A股。香港的RQFII額度也因此加速消耗,總共2700億元的額度僅剩約100億元。
海外資金入市步伐加快
隨著中國經濟數據在6月份企穩,加之“滬港通”的臨近,不少海外投資者投資A股熱情升溫,陸續掃貨RQFII
ETF。
海通國際副主席及行政總裁林涌日前表示,滬港通的推出將帶動一系列人民幣產品的發展,近幾個月,伴隨滬港通臨近,香港的RQFII額度加速消耗,總共2,700億元的額度僅剩約100億元。海通國際共計獲批97億元的額度,截至8月初只剩余少量。
數據顯示,上周17支RQFII-ETF有6只凈申購,沒有出現贖回,反映海外資金看好A股市場。
南方基金旗下南方東英相關人士于日前透露,目前公司獲批的公募基金RQFII額度使用率已達97.86%
,其中南方富時中國A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表現亮眼,進入7月以來,上述基金共錄得近10億基金份額的凈申購,為A股市場注入近75億人民幣凈資金。
與此同時,港交所的資料顯示,去年底才登陸香港的博時A50
ETF,今年6月份及7月份分別獲凈申購1.74億、7.755億個基金單位,相當于凈流入資金逾33億元人民幣。此外,華夏滬深300ETF、添富滬深300ETF等,近兩個月也分別獲凈申購6645萬份、300萬份基金單位,凈流入資金約15億元、3500萬元人民幣。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底推出的RQFII制度試點,為境外投資者以人民幣資金投資境內資本市場開辟了新渠道,目前RQFII
試點已經擴大到香港地區、倫敦、新加坡、法國、韓國和德國,投資額度合計6400
億元人民幣。截止7月底,已批準RQFII機構72家,獲批額度共計2576億元人民幣。
債市回暖惠及RQFII
不過目前,不少機構仍對A股二級市場持謹慎態度,所以權益類RQFII的基金形態仍顯單一,多為指數型產品,且規模迥異,更多機構是把投資目光對準固定收益類市場,固定收益類RQFII規模則顯得較為平均。
而今年以來債券市場呈現小陽春狀態,帶動一批債券型RQFII基金收益率上漲。公開數據顯示,RQFII固定收益基金整體表現最好的是易方達基金香港子公司管理的“易方達人民幣固定收益基金”,今年前7月漲超6%,6月、7月連續兩個月月均漲超1%,均排名全行業第一。
6月在定向降準刺激下,債券收益率快速下跌,易方達人民幣固定收益基金A類上漲1.09%,I類上漲1.13%,位列同業第一。7月份易方達人民幣固定收益基金繼續保持強勢上漲,A類錄得1.12%漲幅,I類錄得1.14%漲幅,比排名第二的基金高出近一倍。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逐漸成為重要主題,人民幣債券市場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加。中國市場資金利率明顯高于海外市場,在給投資者帶來良好收益的同時,也反映出人民幣的長線升值潛力。近期,花旗、匯豐、澳新銀行等多家國際機構均發布報告稱,下半年人民幣將重新步入升值通道。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下半年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招商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預計,年內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將升至6.05-6.1附近。
因此有業內人士建議,監管層需加快推動制度建設,簡化審批并逐步取消額度審批,為境外投資者投資A股創造更為便利的環境,推動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