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30日開始的一周內,上證綜指在印花稅“深夜上調”的影響下暴跌900點,成為眾多老股民無法抹去的記憶,是為“5·30”行情。
2015年1月19日開啟的市場會否重演“5·30”?這成為上周末投資者熱議最多的話題。觸動悲觀者神經的是上周五的兩大政策喊話——1月16日,證監會宣布對多家券商的處罰措施以整治兩融(融資融券)業務的不規范;同一天,銀監會下發《商業銀行委托貸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對違規進入股市的杠桿資金,也是當頭一棒。
不過,也有多家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的機構和市場人士分析,現在的市場估值和點位比“5·30”都要低得多,另外,此次措施主要針對券商以及其他杠桿投資的資金,并非像2007年那樣給大盤“澆冷水”。因此,即便短期內券商股下跌,新的熱點也可能帶領大盤繼續向上。
證監會“驚到”市場
2007年5月23日,媒體報道,財政部及稅務總局澄清,將要上調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傳聞是謠言。然而,5月29日深夜,財政部就宣布,自5月30日起,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調整為3%。。這一出乎市場意料的舉措被理解為政府調控股市過熱。
剛剛在2007年5月29日創下歷史新高4336點的上證指數,一周之內暴跌到6月5日最低的3404點,跌幅超過900點。這段行情讓市場領教了政策變化的速度。
時間撥回到2014年年底,兩融業務開始猛增,市場出現了監管層對券商融資業務進行窗口指導控制風險的傳聞。2014年12月12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回應稱,“我會近期未對證券公司融資類業務進行窗口指導”。市場大松一口氣,2015年1月上證指數一度上摸3400點。
然而,在1月16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宣布對融資融券業務存在違規行為的12家券商采取監管措施。證監會稱,2014年12月15日至28日期間,對48家證券公司融資類業務進行了現場檢查,檢查發現總體運行平穩,風險可控,但是部分券商存在違規行為。其中,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存在違規為到期融資融券合約展期問題,受過處理仍未改正,且涉及客戶數量較多,對這3家公司采取暫停新開融資融券客戶信用賬戶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此外,招商證券、廣發證券、安信證券、中投證券、民生證券、廣州證券、新時代證券、齊魯證券、銀河證券也被點名。
作為具有杠桿特征的信用交易業務,兩融業務在本輪“杠桿上的牛市”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市場數據顯示,截至1月15日,兩融余額近11132億元,再創近期新高。16日,這一數據驟降到7716.8億元。
中信證券1月18日晚間公告稱,已經采取相關整改措施,其中,自2015年1月16日起,將不允許新增任何新的合約逾期;將融資融券業務客戶開戶條件由客戶資產滿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
繼續降杠桿
“5·30”行情時調高印花稅來抑制交易量,券商被認為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有市場人士分析,本次處罰也是主要針對券商的兩融業務,投資者杠桿需要降低,券商受到的影響依然最大,“5·30”是否真的要卷土重來?
“建議大家獲利了結,出來觀察,調降券商行業評級至中性!敝行抛C券非銀行業分析師邵子欽表示。
而銀監會發布的《辦法》規定,商業銀行受托發放的貸款應有明確用途,資金用途應符合法律規定和信貸政策。資金用途不得為以下方面:一是生產、經營或投資國家明令禁止的產品和項目;二是從事債券、期貨、金融衍生品、理財產品、股本權益等投資;三是作為注冊資本金、注冊驗資或增資擴股;四是國家明確規定的其他禁止用途。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辦法》的出臺,對股市來說,等于繼續降杠桿,此前一些銀行的結構化產品在這一輪杠桿牛市,變相對券商、信托、個人進行配資,助推力度也很大。華泰證券分析師羅毅認為,此前推動股市上漲資金中有銀行資金通過理財或其他結構化產品渠道流入股市,其中不乏委托貸款;《辦法》將會減少借助銀行渠道進行杠桿投資行為。
樂觀者的理由
在本報記者采訪的多名資深投資者看來,周一開盤可能暴跌,不過,后續走勢也存在不少樂觀因素,不至于重復“5·30”的慘烈。謹慎者則認為,市場消化或許也需要一段時間,短則兩三天,長則一兩周甚至更多。
廣東煜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國平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的市場狀況跟“5·30”沒有可比性,一方面2007年的時候市場火爆,處于較高位置,現在只是處于3400點左右,估值不一樣;另一方面,2007年調高印花稅是針對整個市場的熱潮,而這次的處罰主要針對券商,整個金融板塊會有調整壓力,但預計短暫下跌后,市場熱點會有所切換,大盤會在資源股、工程機械,甚至是“兩桶油”等新熱點的帶領下,可望超越2009年3478點的高位。
投資人士溫天納也認為,現在和2007年的宏觀環境也有所不同,當時有經濟過熱的情況,政策面處于調控狀態;而現在經濟并沒有過熱,政策處于結構性改革的狀況;不過兩個時段同樣有過度炒作,同樣是決策層需要處理的問題。
深圳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向本報記者表示,預計市場對利空的消化起碼需要三五天,一些占據融資額度較多的公司也會受到影響而下滑,不過跌幅不會像“5·30”那么大;而石油、銅等大宗商品的大跌,會使得不少制造業的成本下降而盈利向上,可望成為牛市又一波新的驅動力。
羅毅稱,這次屬于兩融檢查的最終結論出臺,一定程度上兌現前期預期,實際影響不宜過分悲觀。
華泰證券稱,兩融滲透率已過飆漲階段,正穩步縮小與國際市場差距,未來穩步增長是主旋律。
“本周中或者周末的時候,如果券商股砸出一個大坑,我會考慮抄底!鄙鲜錾钲谒侥蓟鸾浝硐颉兜谝回斀浫請蟆酚浾弑硎。華林證券分析師胡宇也認為,如果券商股大幅下跌,比如回撤20%左右,這又將帶來新的抄底機會。
“5·30”行情中,很多投資者都損失慘重而沒有再回到市場當中,6月5日之后的四個多月,上證綜指暴漲了近一倍超越60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