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樂視造車 業界反應不一
2015-03-19    作者:記者 葉健 傅勇/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字號

  蘋果、樂視要進軍汽車領域的消息近來在業內引發熱議,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汽車的未來走向何方,傳統廠商的地位都將難以撼動,而另一些人士表示,汽車制造業需要 “外行”來更好地促進創新。

  蘋果要造車?這回是真的

  業內對于蘋果涉足汽車產業的傳聞卻由來已久,但這回可能是真的了。
  近日,《華爾街日報》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大約1年前批準了一個汽車研發項目,指定分管產品設計的副總裁史蒂夫·扎德斯基領導研發,授權他組建一個最多1000人的研發團隊,在距離蘋果公司總部數公里的一個基地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機器人技術以及和汽車制造相關的金屬和材料分析等。
  扎德斯基加盟蘋果公司前是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一名工程師。而熟悉內情的人士說,這個研發團隊已擴充至近千人,正共同參與一個代號為“泰坦”的項目研發。眼下,設計團隊已初步設計出形似小型旅行車的方案。
  除了從公司內部抽調精兵強將外,蘋果還不惜從汽車產業巨頭引進人才。去年9月,德國梅塞德斯-奔馳汽車公司北美研發中心首席執行官約翰·容維爾特跳槽至蘋果公司。
  蘋果公司向來重視保密,在新品發布前很少對外界透露線索。但消息人士認為,以蘋果大規模招兵買馬和研發團隊涉及人員的級別來判斷,公司這次是“玩真的”。近期,蘋果高層管理人員還曾飛赴奧地利,與高端汽車制造承包商麥格納國際公司高層舉行了會晤。
  記者梳理發現,這次蘋果要造車的傳聞真正走進大眾視野是從今年2月份開始的,當時有人發現,一家名為“蘋果電動汽車”的公司獲得了專利。隨后又有媒體報道,蘋果可能組建了名為SixtyEight的公司秘密研發電動汽車,甚至還指出該項目的代號為Titan(意為“泰坦”,希臘神話中的天神、巨人)。
  對于這些傳聞,蘋果公司目前并無任何回應。不過,如果盤點蘋果的業務,和汽車交叉的地方并不少。
  根據《喬布斯傳》記載,喬布斯本人對于汽車充滿熱情,他曾多次在停車場觀摩不同品牌車型的設計,以從中尋找消費類電子產品的設計靈感。2014年,蘋果正式發布了名為carplay的車載系統,這個系統可以與iPhone進行對接。此后,包括寶馬、奔馳、通用、本田和現代等汽車廠商都表示支持carplay系統,F在,蘋果已深度介入了汽車行業,和汽車廠商的合作也在不斷加深。
  業界人士認為,按照蘋果“把最好的軟件裝在最好的硬件里”的一貫作風,即使支持其他車型使用carplay,也不排除蘋果自己會研發汽車。最關鍵的是,蘋果現在足夠有錢,超過7300億美元的歷史性市值也讓蘋果進入汽車領域沒有資金上的困擾。

  目的在于搶占“入口”

  其實選擇造車,并不只是蘋果一家的想法——特斯拉已經成功證明了硅谷公司也可以在汽車行業成功,而Google已經在嘗試推出無人駕駛車輛,專車服務公司Uber同樣參與到無人駕駛的研究中,就連國內的樂視也都公布了自己的造車計劃。
  目前,樂視在美國硅谷建立了樂視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研發基地,來自特斯拉、寶馬、波音、通用等著名企業的10多位頂級專家和260多人的研發團隊正在夜以繼日地與時間賽跑,計劃于2017年推出第一代互聯網電動汽車。
  據介紹,樂視互聯網電動汽車采用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成組技術及先進電池熱管理系統,單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進一步減少。同時,它還是一個移動智能終端設備,成為互聯網的一個鏈接節點,所有的服務與交互都可以通過樂視云平臺提供。不僅如此,還能通過智能導航幫助用戶選擇最優出行道路,減少行駛里程和緩行及堵車帶來的大量怠速排放。
  實際上,特斯拉的成功證實了在電動車設計制造方面,IT企業相比傳統車企差距并不大。由于摒棄了傳統的內燃機這一大塊技術壁壘,IT企業只需要解決電機、電池等核心技術,而設計層面相比也更加容易,唯一需要找外援的,應該是在底盤調教和制造流程標定等方面。
  另外,IT互聯網企業之所以選擇汽車,是因為對他們而言,“入口”正變得越來越少,而最為傳統的汽車行業目前卻依舊是“孤島”般的存在,幾乎所有車輛在使用中對于IT互聯網企業的貢獻值都極低,這也就成為了各家IT互聯網巨頭試圖搶占的“新興市場”。
  更重要的是,汽車行業是少有的“大規模、低創新、高價值”的行業,僅僅一個特斯拉就可以讓傳統汽車企業感到被顛覆的可能。2014年,全球汽車銷量在8700萬輛,雖然和智能手機或者電腦行業的銷量差距巨大,但是汽車單車價值卻遠遠高于目前IT企業的任何一款消費類產品,而且類似于中國、東南亞等市場還具有巨大潛力。
  目前來看,蘋果計劃依靠自己的力量打造一款整車可能是由于迫于股東壓力。蘋果CEO庫克一直受到華爾街質疑——現在的蘋果仍然吃著喬布斯時代的老本,嚴重缺乏創新能力。而進入正處在變革期的汽車領域,無疑將可能為該公司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個舉動,有可能引領蘋果股價迎來新一輪上揚。
  從自身發展看,蘋果如今已與多家汽車制造商合作,推出了手機映射功能的CarPlay車載系統。不過,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推進十分緩慢。此外,CarPlay目前只是“寄生”在汽車已有的框架內,蘋果在其應用平臺和用戶體驗上尚不具備太大話語權。如果推出自己的汽車,一定將如庫克所言,充分實現iOS 在車內空間與外部世界的無縫鏈接,從而獲得更多的消費“入口”。
  樂視的想法則是,希望復制之前超級電視“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模式,打造一個垂直整合的汽車互聯網生態系統。

  業界反應不一

  作為全球最受關注的企業之一,從iPhone、iPad到最新推出的Apple Watch,蘋果每一次推出新產品都會得到掌聲和粉絲們的“尖叫”。這一次,情況卻好像有些不同。
  雖然媒體對蘋果可能的舉動大都給予了贊許,但不看好其前景的也不少。比如,英國《經濟學人》的觀點是,無論汽車的未來走向何方,老牌廠商的地位都將難以撼動。
  而傳統汽車業界對“蘋果要造車”的反應也不一致。雷諾-日產聯盟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歐洲汽車工業協會會長卡洛斯-戈恩非常歡迎蘋果入局。戈恩稱,蘋果的加入會大大提高人們對于電動汽車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因此會間接提振包括日產Leaf這些車型的銷量。
  戴姆勒AG和梅賽德斯奔馳公司董事長蔡澈博士的觀點卻截然不同,他認為,蘋果制造一款汽車產品的消息完全是無中生有,“如果現在有傳言稱戴姆勒或者奔馳計劃開發一款智能手機產品的話,蘋果恐怕不會因此而感到寢食難安,而現在的情況便是如此!
  蔡澈說,由于蘋果、谷歌等科技公司并沒有獨自生產汽車的能力,他們勢必會與傳統廠商進行合作。此外,這些科技公司在設計汽車方面也沒有太多經驗,因此不會對傳統汽車廠商造成根本性的影響。
  “雖然電動汽車市場擁有更好的機會,但蘋果應該盡量避開這一業務”。通用汽車前CEO丹尼爾·?松病皠瘛碧O果,“很多人都低估了汽車制造行業,如果我是蘋果的股東,我會對這家公司進入低利潤率的重工業制造業務前景產生極大的懷疑。汽車制造商需要把鋼材變成汽車,而蘋果卻對此一無所知”。
  國內的聲音同樣也不在一個“頻道”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稱,目前電動汽車存在的電池續航里程短、昂貴等問題,對于IT互聯網企業來說也是一樣的,同時IT互聯網企業相比于汽車企業也有很多弱項。所以蘋果到底能不能成功,“走著看”。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直言:“互聯網自己的硬件設備都改變不了,怎么能改變汽車的設備呢?汽車屬于傳統的制造行業,互聯網并不具備顛覆的條件!
  而中國市場學會汽車營銷專家委員會秘書長薛旭表示,現在傳統汽車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蘋果也完全可以通過收購大型汽車廠商并結合自身關于智能電子等優勢重新定義汽車。未來IT互聯網企業加入汽車行業將會帶來巨大的產業規模,甚至超過手機,帶來全新的汽車時代。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志勇則分析稱,一方面,智能汽車是需要爭奪的下一個端口,搶先入局的將有望開拓新的天地;另一方面,隨著智能化趨勢的發展,傳統汽車制造商也的確需要蘋果樂視這樣的“外行”來更好地促進創新。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蘋果公司擬推出網絡電視服務
· 北汽樂視聯手打造新能源汽車
· 蘋果設實驗室擬開發電動車
· 樂視成立超級汽車公司 承諾“兩倍性能 一半售價”
· 樂視在硅谷組建汽車研發團隊
 
頻道精選:
· 【思想】茅臺故事恰恰說明“金杯不如口碑” 2013-06-14
· 【讀書】當前經濟形勢的六大前沿問題 2015-03-17
·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農村“角落貧困”觸目驚心:貧困戶住土房睡草席 2015-03-17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