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商行小額農貸助10萬農戶致富
    2007-02-12    本報記者:韓世峰 顏秉光    來源:經濟參考報

    針對當前銀行一味追逐大戶、富戶造成不良貸款增多,而農民卻因得不到區區幾千元貸款而脫貧無望的實際情況,哈爾濱市商業銀行主動將貸款投向沒有一分錢抵押物的農民,不僅獲得了100%的貸款回收率,還使得到貸款的10萬農戶走上了發家致富之路。

小額擔保貸款:讓農民“發家有望”

    近兩年來,坐落在繁華城區的哈爾濱市商業銀行聲名遠播。遠近十里八村的農民通過口口相傳,都知道這家銀行推出了給農戶貸款的新業務,而且貸款的手續很簡單:只要是本地村民,持有效證件和戶口本,找到同一村子居住的四個農戶互相擔保,經過銀行的調查和實地走訪,情況屬實者都可獲得貸款。少則貸三五千元,多則貸三五萬元。貸款利率8.568%,比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利率要低得多。還款期也很寬松,根據種植規律、家畜飼養規律、做買賣周期等,分1-3年還款。
    1月24日,當記者踏入哈爾濱市商業銀行阿城區營業網點時,正好碰到來自該區料甸鄉民主村的五戶農民前來領取貸款,他們小心翼翼地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貸款,一張一張地數著鈔票。一位貸款戶告訴記者:“有了這筆貸款,可以用它買今年種地需要的種子、化肥、農藥。家里的苞米就不用著急在年前賣掉了,年后等苞米的價錢漲上去后再賣還能多賺些!薄
    據介紹,自從2005年開展小額農貸業務以來,哈爾濱市商業銀行率先在阿城區進行試點,當年發放60個農戶,貸款總額96.1萬元;2006年,在哈爾濱地區和雙鴨山市全面鋪開此項業務后,共發放貸款9.4億元。截至目前,共發放小額農貸20億元,惠及了10萬個農戶,覆蓋哈爾濱50%以上的村屯,收息率達100%。

銀行“愛富不嫌貧”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農民歡迎小額擔保貸款,把它當作發家致富的“金種子”;銀行看好小額擔保貸款,把它當作銀行利潤新的增長點;政府認可小額擔保貸款,把它當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對農民有力的金融支持。
    農民和政府看好小額擔保貸款很好理解,讓人們不解的是一向以“嫌貧愛富”著稱的銀行為何不再去單純地“傍大款”,轉而把錢借給窮人了呢?哈爾濱市商業銀行有關人士向記者道破天機。他說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幾點:一,銀行調整自身定位的需要。長期以來,銀行傾向于“傍大款”、“一味求大”,實踐證明這條路走不通。一些效益好的大客戶、大企業、大財團、大項目成為各家銀行競爭的主要目標,于是貸款大量流向這些看起來效益好、信譽高的目標客戶,可一個貸款期結束后銀行發現80%的不良貸款都是這些大企業、大財團造成的。吃了大虧的銀行反思后發現,一味相信富人的信譽是盲目的。二,國家、省市對金融機構提出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從2005年開始我國的銀監部門出臺多項政策,鼓勵銀行介入農村市場。2006年黑龍江省政府出臺了鼓勵銀行參與新農村建設的若干規定。2007年,銀監會提出降低農村市場的準入門檻,金融機構可以在農村開設鄉村銀行或設立全資子公司等。三,哈爾濱市為了支持對困難群體的小額擔保貸款,成立了中小企業擔保中心,由市縣兩級財政出資3億元作為擔;。這筆擔保資金可放大到18個億,準備在包括農戶在內的困難群體無力還款時補充給銀行。
    哈爾濱市商業銀行行長郭志文十分感慨地告訴記者:“事實證明,窮人的信譽要好過富人,我們小額農貸的收息率達到100%。農民在感激銀行伸出援手的同時,手頭稍稍寬裕后都會積極主動來還款!

商業銀行的巨大利潤空間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時期,銀行的介入不但是金融業務創新的需要,更是銀行生存發展的正確選擇。明智的銀行領導者應避開大城市的殘酷競爭,到廣袤的農村市場去大展拳腳!
    率先進行試點的哈爾濱市商業銀行阿城支行副行長韓秀說,小額農貸的推出不僅讓農民充滿致富的希望,更給銀行帶來了巨大變化:小額農貸的出現,使銀行在原來傳統的存貸款、結算業務基礎上,增加了新的業務品種,實現了金融業務創新;小額農貸給銀行制造了巨大的盈利空間,以2006年為例,阿城支行全年小額農貸實收利息1057萬元,占全行總貸款利息收入64%。2006年全行利潤2027萬元,小額農貸對銀行的利潤貢獻率達到了80%。
    黑龍江省科學顧問委員會委員、金融專家組專家王守川說,哈爾濱商業銀行的做法值得推廣。目前,在各級各類銀行扎堆的大城市,銀行的生存和發展空間被嚴重擠壓,激烈的同業競爭使銀行發展面臨困境,而廣袤的農村市場則渴望銀行資金的注入,在那里發展生產、改善生活和改變人的命運都需要大量資金參與,因此明智的銀行領導者應避開大城市的殘酷競爭,到廣袤的農村市場去大展拳腳。

  相關稿件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