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統計局總工程師
鄭京平: |
|
美國儲蓄率變化與監管當局自律有關 |
鄭京平在會上表示,美國儲蓄率的大小變化與美國金融監管當局的自律有關,事實說明,美元的貶值并不一定能夠使美國總儲蓄率上升,這是美國總儲蓄率從1945年到2010年數據的變化所揭示出來的事實。
他列舉出一組數據:
1945年到1974年,布萊頓森林體系實施期間,美國總儲蓄率是20.1%;
1975年到1985年,在放棄了布萊頓森林體系以后,美國總儲蓄率降到了19.2%;
1986年的廣場協議到2002年,美元相對貶值以后,總儲蓄率平均降到了16.6%;
從2003年-2010年,也就是房地產泡沫形成以及破裂引發金融危機期間,美國總儲蓄率只有13.5%,2009年-2010年總儲蓄率只有11%左右。
“這個時候已經比1945年-1974年實施布萊頓森林體系之間總儲蓄率下降了10個百分點,這就說明總儲蓄率的大小與美國金融監管當局的自律應該是有關的”。鄭京平說。
另外鄭京平表示,金融危機時貿易保護主義更加嚴重,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少數利益受損的集團抗議聲音比較強,而整個國家受益的大多數因為不是直接受益,反對抗議的聲音比較弱;二是有些政治家迫于各方面壓力,迫于政治的需要,為了拉一些弱勢群體的選票,可能有作秀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