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發展不能唯GDP
2010-11-04   作者:文化部部長 蔡武  來源:人民日報
 
【字體: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在城市面貌全面改觀,為人們帶來工作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文化的失落、歷史遺跡的消失、千城一面等諸多城市的結構性和功能性等問題,從而使城市生長—文化傳承—居民幸福的鏈條出現了明顯斷裂。
  許多城市在發展中片面地追求GDP高速增長,使城市更新屈從于經濟利益的需要,而忽視了城市居民對宜居環境和幸福生活的真正訴求。這種狀況如果持續下去,勢必影響城市乃至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降低生活質量。
  為此,我們深刻意識到,城市發展決不是一種物質性的改造,而是涉及城市空間、物質形態、文化傳統、社會結構和產業經濟等多方面的調整與變化。
  我們還意識到,傳統文化是城市發展不可剝離的固有組成部分,在塑造城市個性特色、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維護文化多樣性、保持代際延續性、維持居民對社區和城市的認同感、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必須加以保護和傳承。
  一方面,今后我們將采取各種措施,搶救和保護文化遺產,使歷史文化積淀形成的城市脈絡得以傳承,使之成為城市靈魂,并通過各種方法不斷提高社會公眾參與保護的意識,使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成為全體公民的文化自覺。
  另一方面,積極倡導多元文化的共生與融合,努力把文化的基因融入城市的變革中,通過創意將豐富的文化遺產業轉化為創意資源和文化產品,并通過現代都市的媒體傳播和產業營銷手段,將其整合進當代城市文化發展體系,使其成為新的城市文化符號,在新的環境中,獲得新的生命力。
  文化本身的發展也是一個傳承與創新交融的過程。任何一種優秀文化的傳統,只有隨著時代的前進,不斷的揚棄、改造和更新,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推進文化發展,基礎在繼承,關鍵在創新,特別是在科技迅猛發展、社會急劇變化的當代,兼顧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當代文化的創新,在發展中繼承,在繼承中創新,就顯得更為必要。
  21世紀是城市的世紀,未來城市會因知識創新獲得勃勃生機,因文化傳承而變得更加有吸引力。
 。ū疚恼宰髡10月31日在上海世博會高峰論壇上的講話。本報記者曹玲娟整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安陽以商業地產建設帶動城市發展 2010-06-11
· 拆遷變法:求解城市發展之道 2010-04-06
· 推智能能源創新帶動智慧城市發展 2009-11-23
· 和諧、安居樂業是城市發展的內在動力 2009-09-21
· 《中國城市發展史》在京首發 2009-07-2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讓創業板回歸“創業”本能·[思想]僅憑“定量寬松”難救美國經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