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開局之年宏觀經濟復雜但卻平穩
2010-11-24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十二五”開局之年的2011年將是中國最為復雜,但總體運行卻相對平穩的一年。宏觀經濟具體表現如下:
  一、2011年整體經濟在增速常態化基礎上呈現出小幅回落的趨勢,GDP同比增速呈現“前低后高”,而環比增速呈現逐季小幅回落趨勢,全年經濟增長估計達到9.6%,季度波幅在2個百分點以內。
  二、從產業來看,由于加強農業投入,第一產業在2011年出現明顯上升的趨勢;由于出口放緩以及節能減排等原因,第二產業在2011年第一季度出現明顯回落,二季度開始回升,全年呈現“V”型調整;第三產業全年運行較為平穩。
  三、在2010年投資下滑的慣性、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制造業投資持續不景氣、信貸政策趨緊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2011年全年投資增速出現進一步回落,但由于“十二五規劃”的出臺、地方投融資平臺清理工作的基本完成等因素的作用下,投資回落得到有效遏制,全年投資較2010年回落0.6個百分點。
  從資金來源來看,2010年年末中國固定資產的投資資金來源出現下滑,從年初的39.2%下滑到目前的25%,而投資應付款項卻快速上漲,從2009年底的16.4%上升到目前的34.8%。因此,在未來貨幣政策轉向、信貸收緊、利率提高等因素作用下,進一步投資的資金緊張局面將加劇,因此,2011年1季度將出現投資下滑較大的局面。
  同時,從投資項目數量和新開工項目計劃投資規模的時間外推結果來看,2011年上半年在建項目和投資金額將比2010年同期下滑較大。
  2011年由于出口回落,通過“出口-投資聯動機制”的作用,中國出口導向型企業的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將出現持續不景氣的局面。
  當然,引發投資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的核心依然在于房地產市場的逆轉,特別是房地產企業資金鏈出現斷裂時,房地產企業進行經營模式調整,必將在2011年1-2季度出現投資調整。致使投資規;芈。
  四、在房地產新政持續的基礎上,貨幣政策的調整以及房產調控的加碼,2011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資金鏈出現嚴重問題,從而引發房地產市場全面調整時期到來,房地產投資增速將出現大幅度下滑,同時在部分房地產企業拋售的壓力下,房地產價格將出現接近20%的下滑,但不會出現房地產市場的“硬著陸”。
  從整體來看,中國房地產市場還沒有步入真正的調整期,因為目前整個房地產市場的資金依然充足,房地產企業依然可以依賴于前期獲得的資金儲備拒絕進行降價銷售。1-10月資金來源增速達到32%,處于歷史高位,而應付款累計增速僅為26.9%,還低于2006-2008年的平均水平。同時,從企業流動性來看,目前資金流動性指標——貨幣資金/(短期借款+年內到期非流動性負債)為1.4左右,雖然較2009年有所惡化,但依然遠遠高于2008年房地產降價銷售時的0.8。
  但是這種局面將在2011年2季度全面逆轉。第一、從2010年12月起,房地產企業進入還款高峰,應付款累計增速將超過30%;第二、資金來源進一步由于銷售的下滑、貸款條件的提高、上市公司增發和票據融資難度加大等因素,將出現快速惡化,預計到2011年1季度資金來源將出現大幅度負增長。第三、由于首付比率、房地產抵押貸款等條件的變化,房地產企業的各類杠桿率都出現了下降。與此相應的是,在政府加強土地和房產開發進度、整頓市場秩序的作用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新上馬項目大量增加,這直接導致未來資金需求壓力加大,同時導致市場供給放量。2010年1月,中國住宅建設恢復性增長剛剛完成,2010年3月,住宅新開發面積和施工面積增速開始明顯回升,進入加速投資時期。按照建設周期1年左右進行測算,2011年房地產竣工面積3月份左右住宅供給將大幅度放量,從而改變目前房地產供給偏緊的局面。而這個時點與房地產業資金全面緊張和經營模式調整點相一致。因此,正常預測,2011年3-4月是房地產市場進行全面調整的時點。
  五、在世界經濟放緩、主要發達國家存貨周期逆轉、貿易沖突和匯率沖突的加劇、人民幣升值以及內部成本上漲等多重因素作用下,2011年中國出口將出現回落,貿易順差小幅降低,但由于發達國家二次刺激計劃的對沖、中國貿易競爭力的加強等原因,出口回落幅度比一般市場預期要小,中國貿易開始在常態化的基礎上進入“外部再平衡調整時期”。
  六、在貨幣政策的轉向、流動性的回收、蔬菜價格的回落、預期適度回調等因素作用下,2011年將有效遏制價格上漲蔓延和經濟泡沫蔓延的趨勢,但由于流動性短期難以調整到位、房地產市場的流動性的外溢、各類成本上升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等因素,2011年價格壓力依然存在,全年增速為3.0%。未來3%左右的CPI增速可能會常態化、中期化。
  當然,對于2011年價格上漲壓力還必須更為理性、更為全面的看待,不能簡單看到引起價格恐慌的上漲因素,還要看到以下幾個方面的運行特點:
  其一,目前食品價格上漲以及由此帶來的CPI上漲并非中國獨有,新興市場國家以及亞洲各國都普遍面臨該問題。同時,從M2水平、CPI和食品價格上漲幅度來看,中國依然處于中間區域。
  其二,目前的物價水平與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中期以及2004-2007年的價格上漲具有本質的區別。一是上漲幅度依然較上述區間要小,二是價格形成機制具有新特點,農產品資本化使個別農產品供求關系的惡化產生了強烈的杠桿效應,從而改變了農產品傳統的價格形成機制和M2與CPI之間的傳導關系。三是目前全社會供求基本平衡,不像以往價格上揚是在短缺條件下的上漲。
  其三,目前依然存在價格下行的力量,特別是工業品價格總體依然處于恢復性階段,產能過剩問題將抑制工業品價格的快速上揚。
  其四,目前CPI價格上揚的核心是食品類的糧食和蔬菜類,而蔬菜價格上揚的慣性很小,不會持續很長時間。等等。
  七、雖然未來將面臨消費信心有所回落、消費刺激政策的效應遞減、房地產類消費下滑、汽車消費的基礎設施支持不足等不利因素,但由于收入持續上漲、消費性政策的進一步出臺以及其他社會改革的全面推進,2011年消費依然保持高位運行的狀態,全社會消費品零售名義增速將達到17.8%,但剔出價格因素之后,消費的實際增速與2010年相當。
  消費回落的力量包括:受房地產市場銷售下滑的影響,到2011年1季度末,與房地產相關的裝修、家具消費可能會出現明顯回落。受基數較高、城市交通擁堵激增以及消費費用急增等因素的影響,汽車消費增速將難以長期高位運轉,2011年增速回落到20-25%的區間較為正常。等等。
  消費上行的力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刺激政策的延續和擴大保證政策性消費不會下滑太多。其次,中國各階層收入水平的持續上漲將進一步啟動“收入—消費臺階效應”,使市場型消費進一步提升。最后,“十二五規劃”的出臺將帶來各項民生工程建設的加速、收入分配改革的提速、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體系改革的全面推進,這些因素都將對消費的啟動產生持續而又強烈的效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十二五”如何打造中原城市群 2010-11-23
· 家電十二五建議出爐 2010-11-22
· 潞安集團“十二五”將實施五大戰略 2010-11-22
· “十二五”期間力爭形成10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 2010-11-22
· "十二五"期間貴州將申請新建4個國家級產業園區 2010-11-1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黃祖斌:中國銀行業的利差低于國際同業·[思想]財經洞察:“氣荒”瀕臨 何以解憂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