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稅減稅的爭論跑偏了
2010-12-15   作者:陳寧遠(上海獨立財經觀察人士)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今年下半年,關于如何完善稅制的問題引起了激烈爭議,這本來是件大好事——這有助于深化中國的稅制改革,健全中國的財政收支制度。但事與愿違,大家爭著爭著,不知道怎么就跑了調,從完善稅制的改革,變成了是該加稅還是減稅的吵鬧。當然,無論以什么理由加稅,或以什么理由減稅,效果之辯、主義之爭和道德譴責背后,毋庸置疑,都有著盤根錯節的現實利益在博弈。
  但這樣的博弈,又無法只算一本稅收加減經濟賬。只算經濟賬,只從民眾財富增加的角度說,減稅很容易占上風。因為任何稅收,即使高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它的運行成本和制度性消耗,也都是額外開支,再也回不到民眾手中了。
  該觀點又常被運用到兩個方面:一是用來形容稅負的痛苦,要求政府必須把減稅放在一種執政的道德高度上;二是用市場經濟秩序證明,一個以市場經濟建設為目的的政府,減稅才是它的守夜人的最佳姿態。
  從宏觀和長期的角度看,上述觀點比較符合市場經濟的一般邏輯和原則。但減稅談何容易。若只談減稅,我們是否有減少政府某些職能的思想準備?從稅的本質來說,它其實是納稅人向政府購買的、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務。政府雖然在提供某些公共服務時,差強人意,比如它提供的醫療、養老、社保未必比商業保險服務周到,但這項公共職能從執政道德上講,卻是不能不做的。
  就中國而言,1997年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是其公共職能開始建立的標志,自那時起,13年的努力,政府在逐步擴大養老保險的覆蓋面,初步建立了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并存的養老制度。
  但“有一利必有一弊”,為了這個新制度,轉型的成本卻至今沒有消化。這個建立不久的公共支出體系,至今還沒有和財政稅收體系完全掛鉤。從中國財政收支體系來看,它不僅意味著一項新的支出,而且為了使該公共職能有著較大的普及面,還有巨大的窟窿需要填充,多種數據分析表明了這一點,比較可靠的是世行的一項估算,即從2001年到2075年,中國這一缺口甚至有9萬億元之巨。假如政府不另外開辟收入來源,單純按現行財政收支體系,真不知道何時才能完成這個職能的全民保障體系。
  再如為了滿足全民“居者有其屋”的夢想,在經適房漏洞百出之后,又要大規模建設廉租屋。這些錢,都不包含在原來的財政收支體系之內,而是隨著社會需求不斷變化,要求政府新增加的支出。國家規定,要從賣地收入中劃出10%,用來建保障房。但前段時間不是報道說,很多省市并沒有照準執行么?不執行有不執行的理由。湊不足錢建保障房,總不能把本來發工資、辦教育或搞國防的錢拿來蓋房子吧?
  這么說,并非同意政府可以任何理由加稅,而是要說,政府的公共職能越多,越正當,它收錢的欲望就越要擴展。尤其是把政府看成全能的時候,它簡直就不可能停止加稅,也無法限制它加稅的權力。
  其實,即使政府是有限政府,也很難控制政府在各方面花錢的沖動。這一點,美國就很明顯。美國政府雖然有無法隨意加稅的限制,但它變個花樣,以多舉債的方式,來滿足各種公共意義上的道德、經濟風險和社會福利的資金需要。被世界寄予厚望的奧巴馬,執政以來,并不隱瞞他這屆政府要大大花錢復興美國。
  不能隨便加稅的美國如此,其他低稅地方怎么樣呢?香港就是一個舉世聞名的低稅制地區,那里不僅不能隨便加稅,政府好像也不太容易舉債。但特區政府花錢的沖動,并不因此受到有效控制。因為他們也要建廉租屋,也要支付各種社會福利。但特區政府長袖善舞,籌資有方,他們搞出了“土地財政”。從經濟史的角度看,如今在中國大陸流行的、高度依賴土地財政,其“先驅”就是香港的土地批租制度。香港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比之大陸地方政府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香港貧富懸殊、實業空心化、泡沫經濟時間全球最長的根本原因。
  由此可見,沒有什么政府能夠控制自己花錢的欲望。而稅制完善的核心,還不在于簡單地討論該加稅,還是該減稅。因為無論加稅還是減稅,都未必能夠限制政府的花錢沖動。政府花錢的沖動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的話,它即使不多收稅,也會多收費,還會亂舉債。
  針對這個現實,其實已無良策,唯一的辦法,只能是我們這些納稅人有權知道政府手中的錢都花到哪里去了——雖然這很花監督成本,但要爭取到這權利,恐怕也不易。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加稅主義將貽誤中國轉型大計 2010-12-09
· 一味加稅做不到“天下大治” 2010-12-08
· 加稅箭在弦上,減稅遙不可及 2010-12-08
· 煙草加稅也應指向煙企 2010-12-07
· 控煙得號準脈,單靠加稅不行 2010-12-06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張。罕U匣久裆煙o旁貸·[思想]孫兆東:CPI“破5”緣何加息遲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