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通貨膨脹能否得到遏制
2010-12-20   作者:易憲容  來源:搜狐博客
 
【字號

 
  易憲容

  從上個星期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來看,控制通貨膨脹是2011年經濟工作主要任務。那么中央為何會把控制通貨膨脹作為2011年經濟工作的重心呢?不是曾有人說過,溫和的通貨膨脹是經濟增長的助推劑嗎(當前的通貨膨脹率為5%左右應該是溫和的通貨膨脹)?為何歐美國家是通貨緊縮而中國是通貨膨脹呢?過高通貨膨脹到底對中國經濟有多少影響?只有撥開這些迷霧,才能了解未來中國經濟發展之態勢。
  可以說,政府對通貨膨脹關注的重要性,并非是當前國內通貨膨脹有多高(5%以下的通貨膨脹說什么也不算太高),最大問題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從2008年下半年政府采取救市政策以來,信貸增長過快、貨幣發行過多,這是誰也不可否認的事實。從2008年11月到2010年11月,在25個月里,僅是銀行信貸增長就達到近19萬億元。而在1998年到2007年十年的時間里(120個月),銀行信貸增長僅為21萬億。近兩年的信貸增長是前10年的5倍以上。這樣一種態勢的信貸增長,貨幣豈能不超發?市場流動性豈能不泛濫?有人說,中國近年來的貨幣沒有超發,信貸沒有過度,這完全是強辭奪理,與事實相悖的。在中國這樣一個金融市場沒有開放的體系中,貨幣如此過度超發,整個社會商品的的物價水平豈能有不漲的?
  二是在經濟處于復蘇時期,信貸過度增長,過量的流動性必然會先流向各種資產,特別是政府對房地產投機炒作采取推波助瀾的過度優惠政策(信貸及稅收過度的優惠)時,那么房地產一定會成為投機炒作的天堂。這些從銀行體系流出的大量的信貸也涌入房地產市場,把各地的房地產價格逐漸推高。當房地產的價格推高甚至于飚升時,房地產的賺錢效應會進一步帶動整個社會房地產投機炒作潮。房價由此也進一步飚升。當房價快速飚升時,房地產暴利會越來越高,從而使得社會各個方面的資源都會涌入房地產市場。這不僅會導致對其他行業投入減少,這些行業的產品供給減少而推高這些行業商品的價格,也會由房價為導向帶動整個社會商品及要素價格全面上漲。比如,勞動力的工資逐漸上漲、與住房生產直接相關的上下游產業的商品價格直接上漲。并由此最后傳導到整個消費價格全面上漲。所以說,由于信貸過度發放導致房價快速飚升,最后一定會傳導到消費品價格上來。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的通貨膨脹或消費品價格上漲,其供求關系并沒有出現根本性變化,或農產品的價格并不是由于供給不足導致價格上漲,而是整個社會商品價格上漲全面帶動的結果。
  三是當前溫和的通貨膨脹為何居民感覺到壓力卻很大。問題的根源就在于一些農產品的價格突然快速上漲(不過最近半個月價格又開始全面下落)以及居民一年期的存款負利率過高。2007年-2008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基本上處于6%以上的水平,最高時還達到了8.5%。但過高的CPI延續的時間不長,而且居民一年期存款利率也在4%以上的水平,居民存款負利率不是那樣嚴重。但是,當前情況則不同,負利率不僅高,而且延續的時間長。再加上近兩年來居民儲蓄存款快速增長達到30萬億元以上(2008年只有21萬億元),嚴重的存款負利率將增加通貨膨脹壓力(試想負利率2個百分點,居民儲蓄存款就損失6000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盡管當前的通貨膨脹并非很高,但是無論是政府還是居民對通貨膨脹的壓力肯定不小。如果居民的通貨膨脹壓力很大,也就容易形成整個社會的通貨膨脹預期。而通貨膨脹的社會預期更是進一步推高整個社會物價水平的重要方面。這也就是政府密切關注通貨膨脹或把控制通貨膨脹作為2011年經濟工作主要任務所在。
  那么,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或2011年,國內的CPI是否成為一種上行的趨勢,就當前的情況來說是相當不確定的。因為,盡管政府看到貨幣政策的信貸過度所面臨的困境,國內貨幣政策也開始由“適度寬松”的貨幣轉向“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的轉向也意味著政府開始對流動性進行某種程度的控制。但是,從最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地方政府官員還是一些職能部門,都是不愿意2011年銀行信貸過度收緊的。而且從以往的經驗來看,貨幣政策的“適度寬松”最后執行則是“過度寬松”,“穩健”的是否會回歸到常態,走出非常時期陰影是相當不確定的。更重要的是,在當前這種管制下的金融體系來說,國內商業銀行過度使用這個金融體系的沖動并沒有改變。國內商業銀行總是會進行各種金融創新來擴張信貸規模。比如說,2010年信貸規模是控制在8萬億左右,但是商業銀行為了信貸擴張早就把其表內業務移到表外。如果商業銀行表內外業務加起來,今年的信貸擴張的規模不會小于2009年。2010年情況是這樣,2011年商業銀行同樣會有新的方式來應對央行信貸規模管制。因此,“穩健”的貨幣政策能否管住過度擴張的信貸是相當質疑的
  再加上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整有政策而下不了決心。2011年房地產市場如何走,在房地產炒作已經蔓延全面之際,其趨勢十分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對通貨膨脹的壓力會更大。
  總之,當前的通貨膨脹壓力主要根源是流動性泛濫,是貨幣發行過多,是由此而導致的資產價格全面上升,而不是食品及農產品價格上漲,如果2011年控制通貨膨脹的思路不從這里入手,那么通貨膨脹的壓力能否得到緩解是不容易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通貨膨脹攀升英國央行兩難 2010-12-17
· 通貨膨脹攀升 英國央行兩難 2010-12-17
· 通貨膨脹與經濟學家含金量 2010-12-07
· 通貨膨脹是如何劫貧濟富的 2010-12-06
· 金巖石:通貨膨脹助燃牛市激情 2010-11-2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張。罕U匣久裆煙o旁貸·[思想]孫兆東:CPI“破5”緣何加息遲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