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2個申請購買經適房的人員名單中,9成以上為政府機關公職人員,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其中只有13人為下崗職工,2人為退休人員……近日,陜西山陽縣在今年5月25日公開的一份“申請購買經適房人員名單”開始在網上熱傳并引發質疑。(《華商報》12月21日) 類似于在經適房、保障房的申購中頻頻看到公職人員偉岸身影的新聞,已經讓人多少有些麻木。如果“狼來了”喊多了,人們對于這話的抵抗力就會大大增強,同樣,如果類似的新聞多了,就很容易陷入審丑疲勞的困境之中。 不妨先舉幾個有關公職人員緊盯經適房、保障房的例子:其一,深圳的保障房申購,名單之中居然出現了近300名公職人員(嚴格說就是公務員),據說不少申購者住著幾百萬的商品房。新聞報道之后,這些人“自覺”地撤銷了申購。其二是,陜西眉縣建的經適房,申購者均為公務員,這新聞很給力。 將有關公務員與經適房的新聞綜合到一起,能得出什么樣的結論?恐怕所有人都會順嘴說出“近水樓臺先得月”。不是人民群眾看到公務員申購(嚴格說是騙購)經適房詩興大發,而是對于不斷出現的類似新聞讓人感到深深的無奈與無力。權力自肥的事,早已見多不怪。 無論從什么樣的角度而言,即使存在地區經濟上的差異,公職人員的收入一般都居于社會中上水準?梢恍┤孙@然不這么看,一門心思要申購經適房,一心一意要在國家給貧困人群提供的住房中分一杯羹,這行為與“人民公仆”的形象差距實在太大。 而這些公職人員之所以敢于(能夠)申購經適房,多多少少與當地政府的默許與支持有關。于是乎,用著經適房的經費,占著經適房的地,拿著國家的優惠政策,蓋起來的卻可能是一個標準的公務員小區。這樣的事,顯然已經遠非個人現象所能解釋。 以陜西山陽縣為例,之所以敢在官網上公布購買經適房的公職人員名單,顯然是認為此舉沒什么不妥之處。直到媒體披露之后,當地才感到壓力,因而將這份公開的名單“收回”?杉热唤涍m房就是為公職人員建的,不讓他們申購,豈非白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