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的北京因為大霧,空氣污染達到5級“重度污染”,成為2011年首個重度污染日。而據法新社報道,北京的美國駐華使館當天的獨立檢測顯示,21日北京的空氣污染程度“超過了可檢測的最差水平”。(《環球時報》2月23日) 所謂超過指標,大概是指糟糕的天氣超過了現行指標所能承受和想象的程度。應該說,所謂“北京空氣糟糕到無法檢測”并非信口開河,北京市環衛部門的檢測數據也對此提供了佐證——2月21日,霧氣彌漫的京城出現今年首個重度污染天,當天北京市空氣平均污染指數為333,達到5級重度污染。對此,環保局專家建議老年人和心肺疾病患者減少室外活動,或者“老人和兒童應避免外出”。 糟糕的空氣再次提醒我們關注和遏止城市空氣污染。 商人史玉柱前不久在微博上公布了這樣一組耐人尋味的數據:“張躍(遠大中央空調集團董事長)的遠大是做空氣生意的。他隨身攜帶兩個空氣檢測儀器,我很好奇,就拿來玩。里面有他去過的城市空氣污染記錄,換算成吸一天該空氣相當于一天吸多少支高焦油香煙,記錄如下:麗江1,北京21,廣州25,上海9,南京9,長沙13,成都12,武漢13,如果我生活在麗江,一天抽20支煙,和北京不抽煙的人被危害程度是一樣的!保ā冬F代快報》2010年12月15日) 如果說這些數據只是一個業內人士的隨機試驗,那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的研究,則可證明空氣污染的嚴重。2008年6月12日,在珠江三角洲大氣污染防治高峰論壇上,鐘南山說,根據臨床和手術統計數據,因吸入污染物過多,廣州人一旦超過50歲,肺部就變成了黑色。大氣污染致肺癌成常見病——“珠三角正面臨著復合型大氣污染的威脅”! 在一個空氣急劇惡化的時代,但凡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都不得不承受空氣的侵襲。筆者剛到北京的好長一段時間內,嗓子咳嗽得厲害,久治難愈,用藥也解決不了問題,就是因為北京空氣干燥且污染嚴重。 空氣污染帶給人們的還有更深的身體危害,如對心血管、肺部等造成的傷害。有統計顯示,一到灰霾天、大霧天,醫院呼吸科的門診量都會上升20%。研究還表明,空氣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更甚于飲用水,空氣中不可見的微塵、細菌、揮發性氣體及金屬顆粒,是導致人類68%以上疾病的根源。據報道,香港大學分析1996年至2006年間香港的能見度和死亡率,發現香港地區每年平均有1200人因空氣污染致死。 平心而論,30多年前的國人,做夢也不會想到今天的生活會如此富足,但同樣做夢也不會想到今天的空氣污染會如此糟糕。“開著寶馬喝污水,是對現代化的諷刺”,環保部部長周生賢曾如是說。開著寶馬喝污水、垃圾堆旁食鮑魚,確實很具諷刺性。更諷刺的是,絕大多數人開不起寶馬,但不得不承受喝污水、吃地溝油、呼吸污染空氣的傷害。現在幾乎每個城市都在打造幸福指數和提高城市宜居度,如果連安全的空氣都呼吸不上,幸福和宜居就成虛妄之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