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埋單人在哪里?
2011-03-19   作者:周增軍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最近幾日,大家對鹽的態度讓我想到了“非典”時期的板藍根。那時候,我還在廣州,在“非典”氣氛最嚴重的時候,同事們在電梯里的問候語都變成了“你什么時候離開廣州”之類。當時,據說板藍根和白醋等物品能預防“非典”,于是,一夜之間,價格飛漲,欲買不得。當然,這種狀況無法持續,幾周之后,風平浪靜。
  顯然,“搶購”行為的心理基礎是“恐慌”:在感到對正在發生的情況無力掌握的時候,人心理上的恐慌就需要找到一個出口,把這種情緒投射到某些物體上!胺堑洹睍r期的板藍根如此,最近幾天的鹽也是如此。當然,也可以從這個角度解釋一些投資行為。
  比如,在2007年下半年股票市場的牛市后期階段,似乎每個人都擔心自己會錯過難得的暴富機會,于是買基金都要搶,終于搶出個歷史頭部。
  十來天前,一個溫州投資者,隨身攜帶折合人民幣200多萬元的美元和港幣,試圖從深圳出境到香港“買黃金投資”。難道黃金真的值得如此大費周章、在現在的價位搶來“投資”嗎?
  同樣的東西,也包括房子。大家也許還記得,在不久前市場沸騰的時候,全國范圍內都出現了很多“日光盤”,買房人為了買到一套房子需要通宵排隊。
  《財商》在兩周前做過一期“藝術品“份額交易“高燒”的封面報道,對藝術品投資市場上新近出現的“類證券化交易”中的風險提出了警示。但目前來看,投資者依舊熱情高漲,爭相入市。
  我的問題是,投資者為什么要去買那些大家都在“搶”的東西呢?難道不“搶”以后就真的買不著了嗎?不管那東西是鹽還是黃金。
  當你想要“搶購”某個東西的時候,請多想想:最后的埋單人在哪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天津文交所又有六件藝術品上市 2011-03-23
· 藝術品交易所別開成賭場 2011-03-23
· 應果斷暫停藝術品份額交易 2011-03-23
· “藝術品股票”已成“金融衍生品” 2011-03-23
· 中美洲巴士:活動著的藝術品 2011-03-22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