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通脹需要釜底抽薪
2011-04-14   作者:王瑩(上海,學者)  來源:新京報
 
【字號
  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烘培業工會、水產業商會、醫藥業商會、紡織服裝業商會等24家商會4月13日在北京聯合發出《保供應、穩物價、促和諧》倡議書。倡議書強調,全國工商聯行業商會的會員企業和企業主,絕不串通漲價、人為抬價。
  近期,政府在物價調控方面更多地采用了行政干預措施。為了確保價格總體穩定,繼方便面、日化產品、白酒等消費品企業被發改委密集“約談”后,食用油企業也傳出要求暫緩提價的消息,而據媒體報道,中糧集團、中紡集團亦收到相關“限漲令”。非行政機構的行業協會自我約束措施的跟進,可以視作是對發改委要求的積極回應。
  就CPI運行的判斷來看,市場普遍預期將在年中出現峰值,下半年將逐步回落。因此,可以認為,行政手段的運用在近期出現加速,亦是基于通脹高點很快就會出現并逐漸滑落的判斷,只要能壓住近期物價走勢,下半年隨著基數效應及緊縮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通脹壓力就能消散于無形。
  應該說,管控措施確實起到了作用,一些一度醞釀漲價的行業龍頭企業紛紛擱置了漲價計劃,對通脹加速上漲的確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臨時的管制措施只能在短期內起作用。在成本壓力之下,企業可能會重取 “變相漲價”的手段,例如,減少分量或以舊充新等。中長期來看,決定價格均衡的成本、供需、貨幣問題如果不能有效得以解決,短期的控價壓力只能是推遲,需要警惕的是上述問題交織影響、集中爆發。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行政手段控制價格并不是無償的。就目前來看,對于被約談的企業和行業,會有一定的補貼,例如,中糧集團、益海嘉里等最先被約談的企業,就獲得了低于市場價的“定向銷售”。雖然可能不足以彌補企業虧損,但企業獲得了一筆無形的可觀資產。抓住有定價權的行業龍頭,以有限的成本付出換取市場價格的穩定看起來是筆劃算的買賣,但應防止間接強化了部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以免出現強勢企業更強,弱勢企業更弱的局面。
  當然,在當前的境況下,防通脹理應加大力度。調控通脹風險更需的是抽掉超發貨幣這一釜底之薪。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湯敏:像調控通脹一樣調控房價 2010-07-21
· 像調控通脹一樣調控房價 2010-07-2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借鑒美國經驗完善發行審核機制·[思想]胡舒立:日本強震與“經濟海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