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研究10年來變化顯著
2011-07-13   作者:徐剛(中信證券研究部行政負責人)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10年前的中國證券研究行業給人的典型印象是:口若懸河的股評家和眼花繚亂的技術分析法。隨著2000年真正意義的機構投資者——公募基金的問世,申銀萬國、華夏證券、國泰君安等券商所屬的研究所從對內服務向對外部機構投資者服務轉型之后,國內證券研究才開始與國際投行正式接軌,中國證券研究由此逐步走向規范化與市場化。10年來,中國證券研究無論是研究的市場定位、研究的方法與理念、研究的規范化,還是證券分析師的市場地位和評價機制等方面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國內證券研究誕生之初,始終定位于對內支持券商的經紀、投行、自營、資產管理等業務部門,其開始轉型對外服務要以2000年開始為公募基金提供研究服務為標志。這一年,君安證券研究所與之前已經獨立的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華夏證券研究所一起開始了研究轉型之路,從對內服務轉型對外服務,從非商業研究轉型商業研究。10年來,在大中型證券研究機構率先轉型的示范下,中小型券商也紛紛轉向對外服務。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截至2009年底,中國106家券商中有88家設立了研究部門,占83.02%,其2009年發布研究報告超過10萬份。
  10年來,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證券研究方法和理念已從最初的以看圖說話的技術分析為主轉變為以倡導價值投資的基本面分析為主。10年前,以股評家為代表的證券分析人員,通常使用的是基于圖表分析為主的技術分析派;而10年后,以券商研究部為代表的賣方證券分析師已能熟練掌握基本面分析的各種工具和手段,如宏觀經濟的預測模型、從行業到公司的系統研究方法、上市公司的盈利預測和估值模型等。研究理念也從10年前的預測市場和個股走勢轉變為10年后的基于宏觀和行業前景分析以及公司經營分析下的公司價值評估為主的內在價值研究。此外,10年來,證券研究的規范化程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證券研究部門設立了相應的研究業務制度和標準,涵蓋了研究業務各個環節的風險和合規控制。
  10年來,證券研究對證券公司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對外服務上,更體現在對券商經紀、投行等業務部門的專業研究支持上。2009年以來,券商經紀傭金價格戰帶來的傭金費率下降趨勢,反映出券商經紀業務的同質化問題日益嚴重,未來券商經紀業務比拼增值服務的方向已越來越清晰和緊迫,而增值服務的基礎就是研究。同樣,券商在投行業務上的定價能力,同樣基于研究。在證券發行制度市場化的改革方向下,券商的定價能力和證券配售能力至關重要,而市場化定價服務和解決企業融資過程中遇到的專業問題,都離不開證券研究的支持?梢灶A見,證券研究在券商內部各部門中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
  10年來,證券分析師隊伍不斷擴大,人員素質明顯提升。10年前,若以1999年第一次參加證券投資咨詢資格考試人數9100人,合格率為44%計算,則有4000人獲得相關資格,但其中多數為股評家,真正的賣方證券分析師僅是少數。而可以作為參照的是,2004年首次開始征集候選人的“最佳分析師”評選中,共有450多人報名,他們幾乎涵蓋市場上所有對外服務的券商分析師。而到2010年的評選中,則有來自40家券商的950多位分析師報名參評,參評者人數較2004年增長了110%。同時,中信證券、申銀萬國、國泰君安、國信證券等大中型券商的研究機構規模相繼超過百人。從人員素質看,近10年來一大批知名高校畢業的碩士、博士進入證券分析行業,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已是今非昔比。
  10年來,證券分析師的評價方法和機制不斷完善,市場化程度漸趨提高。10年前,證券公司研究部人員的評價更多來自領導的主觀印象和其他業務部門的內部評價。10年后,證券分析師的評價更多來自于所服務的以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依據研究報告的準確性和推薦股票的效果等指標的客觀性評價,相應的評價方法有每月或每季度根據不同分析師研究成果所給予的研究派點(對應相應的傭金分派),以及每年年底各種財經媒體邀請機構投資者作為評委以投票方式評選出的證券分析師年度排名。
  綜上所述,中國證券研究10年來取得了顯著的變化與發展,雖然存在著研究方法和理念有待進一步提升、研究泛化和獨立性挑戰以及少數從業人員職業素養有待改善等不足和問題,但這些都是中國證券研究行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未來有望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和證券研究同行的共同努力逐步得到解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上半年13家上市券商營收縮水逾一成 2011-07-12
· 券商面臨客戶壓力不敢唱空 集體無奈看多 2011-07-08
· 券商研報為創業板熊股造勢 視信任危機形同雞肋 2011-07-07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謝國忠:軟著陸可能成為陷阱·[思想]張立偉:中國奶業沒有“消費者主權”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