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報道,短短一個月,各地保障房開工量就由340萬套增至500萬套,提速之快令人欣慰,也令人生疑。在關注開工量的同時,人們更應該關注保障房建設進度和工程質量,以及目前所面臨的時間緊任務重、資金緊缺、運營管理等諸多問題。 保障房開工量大增當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大增是建立在大量水分的基礎上就不是好事了。根據國家要求,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是1000萬套,到6月份500萬套,正好是時間過半任務過半。誰都知道,保障性安居工程不是說建設就建設的,需要項目規劃、審批、土地資金到位等,有時侯為了完成前期工作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才能開工建設。因此保障性住房一般都是下半年開工多,從歷史同期情況看,上半年開工率超過30%屬于正常情況,但是我們看到很多地區開工率超過了80%。再加上短短一個月,保障房開工量增加了160萬套,這難免會讓人生疑。 為什么保障房開工量能大幅提高,當然和大多數地方在巨大壓力下重視保障房建設有關,但可能一些地方在保障房開工上有水分。為加快進度,在審批手續不全的情況下就開工建設,邊施工邊審批的情況比較普遍。還有一些地方,將奠基儀式作為開工的標志,“鏟點土就算開工”,自然提高了進度。 保障房建設有壓力,但不能因為有壓力就可以弄虛作假,也不能因為有壓力就可以違法建設。要把建設保障房的好事做好,就要使保障性住房不能有任何水分。否則,民心工程就可能變成傷民心工程了。 因此,我們要繼續加大對一些保障房建設力度不大地區的壓力,還要防止一些地方在巨大的壓力下,對保障性住房建設注水。要做到這些,應該注意三點,一是防止一些地方在數字上玩假。二是防止一些地方為了完成任務,不按程序建設。三是保障房不是低質房的代名詞。保障房雖然是為中低收入群體解困,但不是不要質量。 任何民心工程都要真實,不能虛假,有水分,否則再好的民心工程也不會得到群眾歡迎支持,F在一些地方在保障房建設上出現了一些問題,有關部門應引起高度重視。問題在剛開始的時候,解決起來比較容易,一旦蔓延開來,就會增大解決的難度,也常常難以徹底解決。因此,筆者以為,有關部門對短短一個月,各地保障房開工量就由340萬套增至500萬套等要加大核實的力度,看看這么快的提速是真是假,并向公眾公布結果。如果有假,還要采取堅決嚴厲的措施糾正,不能讓這樣的風氣蔓延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