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秋,有很多人在電視新聞播出之際,手中握著的那塊甜香月餅,竟是遲遲送不到口中。 國際新聞中,反復播出的是美國“9·11”事件十周年紀念活動的鏡頭,近3000個生命瞬間非正常死亡,讓親友和世界同悲戚;國內新聞里讓人悲戚的,則是湖南十多名乘客的非正常死亡——中秋小長假的前一天,湖南邵陽塘田市鎮一艘滿載初中生的渡船,一頭栽倒在夫夷江冰冷的水中。從此,十多條生命再也看不到中秋的滿月,其中有不少是花朵一般的女生。 在一個文明的社會,當災難來臨之時,我們會本能地將孩子護佑在懷中?墒,這條限載只有14人的渡船,據說超載嚴重到搭乘了50個渡客,大部分是嬉笑著回家的初二學生,全然不知成人世界中一條又一條的“疏忽”,如黑洞般把他們抽離父母的懷抱,吸向可怕的深淵。 “疏忽”一:習見的挖砂船把一條溫和的小河挖得面目猙獰,其鋼絲繩絆住了渡船螺旋槳,直接導致渡船側翻。挖砂船的作業,并非始于今日,小河此前也發生過船翻人亡的慘劇,據說,三四年前當地就曾公告禁止采砂,為什么禁令卻成一紙空文?監管到底怎么了? “疏忽”二:校方與渡船有約定渡送學生回家,校方出資,讓學生免費搭船,但卻疏忽了,船主為了賺錢不惜數倍超載。即使那一天老師負責任地把學生們護送上渡船才轉身離去,但對超載的危險,為什么就沒能負責任地排除呢? “疏忽”三:據稱,超載在當地是習見的事,習見,意味著無人監管。那些地方安監部門、交通部門、教育部門,平素都在做什么? “疏忽”四:這一次枉死的孩子多為女生,據說當地習俗是女孩不能下水。經此災變,不知這習俗能否有所改變?畢竟,在面對生命之不能承受的安全“黑洞”前,多一點自救的能力,便多一些生命的希望。 “疏忽”五:據報道,遇難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遠離父母的監護。于是,對于在渡船問題上爭取權益、節假日接送孩子以確保安全等方面,頗力不從心。 …… 只要有一個“疏忽”被堵住,慘劇也許就可以避免,可怕的是,這種種“疏忽”太習以為常了,不僅僅是在邵陽,在中國欠發達地區的許多河流、許多鄉鎮,它都可能如一個大的邪惡的黑洞,等待著吞噬鮮活的生命。 邵陽,塘田市鎮,夫夷江,向榮村地段……這些平素極其陌生的地名,以這樣一種悲哀的呈現,讓我們牢記。經常,我們的眼球會猛然撞上類似的陌生地名,卻是因為礦難、車禍、橋倒屋塌,因為生命的非正常死亡……那些逝者,在用生命中最后一個驚嘆號,讓我們惕懼不安。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作家韋塞爾說過:決不能忘掉那些死者的命運。如果我們真忘掉了,就是使他們再一次地死亡,我們自己就對他們的死亡變得毫無價值而負有責任。 不管是“9·11”的逝者,還是邵陽的逝者,都在提醒著生者的責任——如何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安全,讓每一個人的生命不再那么脆弱,要從堵住每一個習見的“疏忽”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