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中小企業克服當前的困難,順利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國務院出臺了9項鼓勵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鑒于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以說,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就是當前最大的經濟維穩。 中小企業不僅數量眾多,而且還承載著提供就業崗位、增加財稅收入、擴大進出口貿易和活躍市場競爭等諸多任務。據統計,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數量超過1000萬戶,占企業總數99.33%,吸納了75%以上的城鎮就業人口,創造了80%的工業新增產值,產品出口額占全國出口總額的60%……一句話,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并非如有的人想象的那樣可有可無。相反,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細胞,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然而,由于規模小、競爭力較差,中小企業一直是經濟波動的最大受害者。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開始,中小企業發展就遭遇了一系列的成長煩惱。除了國際出口環境的惡化、人民幣不斷升值以及國內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持續上升帶來的壓力外,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緊縮性貨幣政策同樣對中小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根據有關部門的最新調查,在全部中小企業中,有10%在升級,有20%左右的企業在轉型,而其余60%到70%的企業現在則面臨生存困境。 此次國務院出臺的九項扶持措施,是建立在認真調查研究基礎之上的,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比如,當前中小企業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融資難,其中只有10%能夠從正規銀行體系得到貸款。為了獲得發展必需的資本,一些中小企業不得不走上借高利貸的險途。更有一些中小企業面對高利貸的誘惑,放棄自己的主業,玩起了高利貸“擊鼓傳花”的危險游戲。一旦資金鏈突然斷裂,這些中小企業就會面臨無法償清所欠債務而被迫關門倒閉的命運,少數負債累累的企業主不得不“跑路”試圖逃避責任。 因此,在九項扶持措施中,有六條涉及到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和風險防范。內容包括了加大對小型微型企業的信貸支持、拓寬小型微型企業融資渠道等。其中特別提出了要在防范風險的基礎上促進民間借貸健康發展。 稅費負擔沉重是中小企業面臨的另一個難題。據對河南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小企業稅收占銷售收入的負擔率為6.81%,高于全國各類企業6.65%的平均水平;稅收占資產總額的負擔率為4.9%,高于全國1.91%的平均水平;稅收占利潤的119.6%,高于全國99.9%的平均水平。這種現象在全國具有普遍性。 為此,九項扶持措施中,又提出了提高小型微型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對金融機構向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合同三年內免征印花稅、擴大中小企業專項資金規模等三項財稅支持措施。 值得提醒的是,近些年來,我國出臺鼓勵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并不少,當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真正得到貫徹落實。這首先要求在思想意識上要擺正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平等關系,必須堅決拋棄服務中“抓大放小”的片面做法。只有將中小企業的發展放到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位置,認識到穩定中小企業就是穩定經濟發展的關鍵,才能使中小企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國民經濟的長期增長才會有堅實和可靠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