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精神從何而來?
2011-12-13   作者:郭爽 薛穎(新華社記者)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百年一生,百年一問!盀槭裁次覀兊膶W?偸桥囵B不出杰出人才?”在科學家錢學森誕辰100周年之際,他留下的這一歷史問號不僅流露出對中國“大師缺失”的焦慮,也道出中國社會面臨的創新危機。
  在錢學森曾經從事教學與研究的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華裔教授戴聿昌從一個側面回答了錢學森的問題:剛到加州理工學院的中國學生往往問老師“我該做什么”,而美國學生則會主動找到老師說“我對某個方面感興趣,我有一個想法,你能幫助我嗎”?
  把中國學生的“從師”特性放大,看看我們社會的“復制型”生產模式;再把美國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放大,看看美國社會的科技創新能力,錢學森對中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深深憂慮,沉重且不容回避。如果拿中美兩國師生相比,學習和研究能力并無太大差別,主要是創新思維的差別。然而,創新精神從何而來?
  創新來自包容。對多元化個體的包容,對草根式生長方式的呵護,是各類創新型人才成長的必要環境。善待與理解才能滋養非凡勇氣,民主與活躍才能激發與眾不同,守住道德界限才能確保誠信,制度與保障才能鼓勵踏實和超越。正如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校長讓-盧·沙莫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所說,應該讓最杰出的人才能夠自由夢想,追求卓越,讓他們能夠專注于解決最重要和最尖端的難題。
  創新來自不盲從、不屈從?茖W探索自由而無畏,應敢于挑戰一切固有思維。正如創新大師、美國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所說,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里,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勇敢地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創新來自實踐。即使學習基礎理論知識,也應從實踐中學。在擁有多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生大多數時間不是僅僅在教室聽課,而是結合實驗室的實際操作開展學習。所有學生均可進入實驗室,本科生有半個班暑假期間都要在實驗室度過,學校財政預算的50%用于資助科學研究,真正做到從“做”中學。
  創新來自兼收并蓄,集大成而得智慧。創新精神還來自奉獻,而非索;來自自律,而非抄襲。
  從“制造大國”邁向“創造大國”,創新精神在中國仍如同幼苗,不僅需要優質土壤、相應資源和諸多條件,還需要整個社會的精心培育與呵護。切莫因無知與麻木將這株幼苗無情摧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G20國家創新力中國排名上升 2011-12-13
· 滬指盤中失守2300點 再創新低 2011-12-12
· 大宗商品一周回顧 中東亂局或難令油價創新高 2011-12-12
· “唯有自主創新才能擁有話語權” 2011-12-09
· 山東將打造"藍色金融改革創新示范區" 2011-12-08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