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灰霾從何入手?
2011-12-14   作者:吳學安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備受關注的PM2.5(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標準征求意見日前結束。環保部收到了1500多條反饋意見,普遍贊成將PM2.5作為一般評價項目納入空氣質量標準,有的還建議有條件的地區應提前實施。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結合國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吸取和采納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完善標準草案,爭取盡快正式發布。
  今年10月以來,北京、南京等地連續出現灰霾天氣,北京兒童醫院一號難求,各大醫院呼吸科人滿為患。多年研究“灰霾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廣東省氣象局首席專家吳兌表示,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煙,成為肺癌頭號致病“殺手”,這番話更是讓大家對“灰霾”的危害格外關注。長期以來,人們只知道吸煙是導致肺癌的罪魁禍首,卻對“灰霾”的危害知之甚少。專家的研究發現,PM2.5超標引發的灰霾天氣,會傷害人的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灰霾與肺癌有著“七年之癢”,即出現灰霾嚴重的年份后,相隔7年就會出現肺癌高發期。
  灰霾天氣是如何形成的?空氣中這些肉眼看不到的“超細灰塵”到底來自哪里?經過研究,北京大學唐孝炎院士發現,主要來自機動車尾氣塵、燃油塵、硫酸鹽、餐飲油煙塵、建筑水泥塵、煤煙塵和硝酸鹽等。這意味著,越是人口密集、經濟繁榮的地區,越容易遭到灰霾的困擾。因此,京津唐、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也就屢屢成為灰霾的重災區。
  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灰霾的受害者,同時也可能是灰霾的制造者。由于空氣質量的惡化與每一個人的健康和福利密切相關,治理灰霾就成為當務之急。一方面,要從“生命權高于一切”的高度出發下決心治理。過去社會各方對城市空氣質量的關注不夠,治理空氣污染的決心不大,F在的科研結果表明,灰霾已傷害到生命權,而且人人逃不脫灰霾的威脅,對此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危機意識。
  另一方面,在呼吁政府對空氣質量嚴密監測、加強灰霾治理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如果我們能像抵制在公共場合吸煙那樣,逐漸把減少灰霾變成一種人人自覺的社會公德,那么,治理灰霾就有希望。雖說,個人一點微小的努力看似微不足道,但唯有所有人都真正行動起來,空氣質量才有徹底好轉的可能。
  美國學者威利斯·哈曼博士曾發出這樣的警示:“我們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但我們卻迷失了方向!眮碜允澜玢y行和自然之友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GDP年均增長率是發達國家的2到3倍,但單位能耗卻是發達國家的8至10倍?梢哉f,灰霾天氣的增多正是這種粗放式發展方式帶來的煩惱,更是我們幾十年來重經濟、輕環境的掠奪式發展帶來的惡果。
  其實,生命健康居于人類需求的首位。沒有人的健康發展,看起來再光鮮亮麗的GDP,也只能是一片蒼白;姻蔡鞖獾念l發提醒我們:為了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須改變發展方式,堅定地走低碳、環保的綠色之路。這才是治理灰霾的根本之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灰霾天不能只火了空氣凈化器 2011-12-08
· 北京灰霾、倫敦煙霧與洛杉磯煙霧 2011-12-07
· 我國區域性灰霾天氣日益嚴重 2011-11-21
· 灰霾連天能否催熱環保產業 2011-11-10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