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書店,價值猶在待“深挖”
2012-02-23   作者:馬洪超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在移動互聯改變讀者的閱讀、購書習慣的今天,傳統書店原有的經營模式似乎已經步履維艱。面對水漲船高的運營成本以及網上書店、電子書的沖擊,實體書店能否繼續生存?網絡時代其出路又將在何方? 新華社發 蔣躍新作
  近日,京東商城宣布正式推出付費電子書刊業務,首期上線8萬種正版圖書,表示要大舉進軍電子書市場。獲悉此消息,筆者不禁聯想起上海書城淮海店在春節剛過就宣布停業一事,有著30年歷史的上海書城淮海店表示,將另擇新址開設一家全新業態的閱讀體驗書店。
  其實,網絡書店和電子書對傳統書店的挑戰早已顯現。去年12月,當當網的電子書上線,其90%的電子書單價僅為紙質版本的3折左右。在此之前,北京光合作用等多家知名實體書店相繼宣布關門停業。
  一邊是網上書店和電子書的突飛猛進,一邊是銷售紙質書的知名實體書店關門。移動互聯技術使書店從實體發展到網絡虛擬,使原來單一的紙質書銷售變為紙質書和電子書同步銷售,網絡科技的進步不僅改變了人們的閱讀和購書習慣,更使傳統書店的經營模式和發展生存受到嚴峻挑戰。
  近年來,網上書店的不斷發展與成熟,大量分流了原本要走進實體書店買書的人群,由于網上書店的書籍具有價格優勢,有時還有優惠活動甚至“價格戰”,很多人已經學會并日益傾向于在不同網上書店之間作出比較后下單,等待快遞送書上門,這既省時間又減少了購書開支。同時,由于近年來房租的不斷上漲,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一些靠租房和雇人來營業的實體書店的運營成本大大增加。不過,仍有一部分人喜歡逛書店選書讀書的那種享受文化氛圍的感覺,而且有專業書在一般的網上書店并不容易買到等,這都說明實體書店仍有其存在的價值。
  對此,國家已下發文件,要求各地在城鄉建設和文化建設規劃中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出版物發行網點,確保到“十二五”末,基本達到“市市有書城,縣縣有書店,鄉鄉有網點,村村有書屋”。同時,實體書店經營者在增強緊迫感的同時,更應積極應對網上書店和電子書的挑戰,既要勇敢地向超市、社區延伸銷售渠道,降低經營成本,方便讀者購書,更要嘗試開展非圖書文化產品、類圖書產品的經營,在書店里拓展周邊產品,做出綜合文化特色,策劃書店讀書會、知名作家專家講座等活動,打造出濃郁的文化氛圍,增加會客、小型會議研討等功能,吸引更多的人走進書店。
  雖然說實體書店正面臨著網上書店和電子書的競爭壓力,但是,如果把眼光更加開闊一些,我們就會認識到,網上書店和電子書有其優點,但實體書店也有其不可替代之處。這正好比有了收音機,報紙依然存在,有了電視機,報紙和收音機仍在發揮作用。目前,實體書店和書刊出版發行單位所應該做的是如何面對挑戰,主動向上下游拓展業務,積極調整自身的發展思路,以便實現自身下一步又好又快地可持續發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出版社開網店 傳統書店的出路在哪里? 2011-04-15
· 數字化營銷“緊叩”傳統書店大門 2011-03-03
· 逛書店仍是獲取新書信息首要途徑 2012-02-07
· 200余家海外知名書店聯展中國圖書 2012-01-31
· 民營書店全面潰退:呼吁減免稅收 2011-12-27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