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結束的2012中國(寧夏)黃河善谷慈善博覽會上,175個慈善組織、87家樂善企業展示了自己的公益慈善項目及理念,而慈善到底需要低調還是高調的話題也再次引發了討論。
客觀而言,不管是高調慈善還是低調慈善,只要其慈善行為本身沒有背離慈善的性質,對他人和社會產生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就應該寬容看待,不應過于苛求。你說低調慈善是一種美德,但我還覺得高調慈善可以讓更多人認識到慈善的意義,借此普及了慈善的理念。從這個角度說,我們可以把低調慈善作為一種傳統美德予以肯定和贊頌,但是對于那些高調慈善者,也同樣應該給予足夠的尊重。
對于慈善事業來說,低調和高調并非是對立的兩個概念,它們只是一種行善方式上的不同而已,各有所短,各有所長。這種不同風格的行善方式,正如目前我國慈善事業所呈現的不同格局一樣,有政府組織的慈善,有社會組織的慈善,還有個人的慈善。對于我國整體慈善事業而言,多元化的慈善格局可以互為補充、互相競爭、互相監督,這對慈善事業的長遠發展無疑是有益的。
其實慈善事業中更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是真慈善還是假慈善,F在個別企業、組織和個人,打著慈善的旗幟,從事的卻是沽名釣譽,甚至是謀取私利的事情。比如有些企業,在認捐的時候極盡宣揚之能事,但是等到宣傳活動結束,需要兌現承諾的時候,就開始推三阻四,甚至干脆玩起了失蹤。雖然只是個別案例,但是這種行為褻瀆了愛心,玷污了善意,對社會慈善事業的傷害往往很大。所以說,慈善事業不怕高調低調,就怕有真有假。一些偽慈善、假慈善,才是更加值得我們關注的社會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