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統計局10月3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9月,歐元區和歐盟經季節調整的失業率分別為11.6%和10.6%,分別較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和與上月持平,仍維持高位運行;當月,歐元區和歐盟失業率同比則分別上升1.3和0.8個百分點。 北京時間11月2日晚間,美國勞工部如期公布10月非農就業數據,美國10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7.1萬,大幅高于預期的12.5萬;10月失業率為7.9%,與預期相同,略高于9月的7.8%。數據公布后,更多市場人士認為美聯儲不需要進一步放寬政策,美元受到提振,黃金價格將會繼續承壓。同時,金融市場不看好奧巴馬的政策,奧巴馬連任預期提升增加了“財政懸崖”解決的難度。風險偏好的惡化,拖累整體金融市場走弱,避險貨幣美元受到追捧,全球政策緊縮的可能性不斷增加,大宗商品受到美元走強和較低需求預期的雙重打壓。 美國的就業市場果然出現了明顯改善嗎?似乎和人們的直覺沖突。近期公布的上市公司季報數據顯示企業盈利水平明顯低于市場預期,同時多家美國公司開始裁員,華爾街的裁員更是觸目驚心。美國官方失業率計算方法一直被指存在缺陷,放棄找工作的人、打零工而沒有完全就業的人都不包括在官方的失業率當中,如“任何人若未在近四周內求職不算失業”,類似方法令失業率相對較低。很多人已經失業40周以上,這類人群被算作自愿失業者,在計算失業率時被排除在外。失業率之所以成為分析人士觀察的核心指標,就是因為失業率將直接反映經濟復蘇程度,影響消費傾向。 經濟的全貌總是難以把握,跡象總是相互沖突。近期,美國消費和房地產等領域傳出一些利好信號。美國商務部公布,受私人建筑開支上升帶動,9月美國建筑開支環比增長0.6%,達到8516億美元,創下2009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行業研究機構世界大企業聯合會發布的報告顯示,10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72.2,創下自2008年2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SM)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制造業在10月實現擴張,且擴張程度略高于分析師預期。 可是經濟增長帶來的就業崗位在哪里?美國是否如一些學者所言,陷入了沒有就業增長的復蘇?一些就業崗位,是否在經濟結構調整的大潮里,永久性地失去或者轉到別國?歐美人過慣了好日子,習慣了赤字財政,如果不改弦易轍,量入為出,恐怕難以為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