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股市延續回暖勢頭。上證綜指1月7日收報2285.36點。股指的反彈為市場注入樂觀情緒,IPO儲備企業也明顯增加。 證監會最新公布的首次公開發行(IPO)股票申報企業基本信息情況表顯示,去年12月27日至今年1月4日期間,共有32家企業加入初審隊伍。其中,申報上證所的企業新增14家,深交所新增18家,其中創業板3家。滬深交易所排隊上市的企業達到882家。 新增的企業名單包括紅星美凱龍、真彩文具、舟山港等,新華網也在排隊序列。證監會近期或就IPO重啟給出明確的說法,新股發行上市改革迫在眉睫。而加快場外市場建設和推動企業境外上市,方可緩解A股的發行壓力。 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已經提了很多年,但由于三板市場(場外市場)制度的不完善,更多中小企業融資還是選擇主板和二板市場。只有加快全國性場外市場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的建設,才能分流部分擠上市“獨木橋”的企業。 證監會去年12月發布
《關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股票和上市申報文件及審核程序的監管指引》!吨敢啡∠司硟绕髽I到境外上市的一些條件和前置程序,降低了境外直接上市的門檻,為境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到境外市場直接上市融資提供了便利條件。尤其是取消4億人民幣凈資產、5000萬美元融資額、6000萬人民幣年凈利潤的標準限制后,中小企業可以直接到境外上市。 雖然新股即將重新開閘,投資者也不必有太多恐慌,新股發行及限售股解禁影響著市場資金的需求量,但從證券市場歷史看,其發行規模和節奏往往隨行就市,市場向好時,新股發行也價量齊升。 證監會理應重視投資者保護工作,加強信息披露,鼓勵大小非長期持有公司股份,并通過發展機構投資者、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推動相關政策完善等措施,倡導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尤其要完善大小非減持信息披露制度,減少對市場的直接沖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