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改革要始終圍繞職能轉變而展開
2013-03-25   作者:熊志  來源:長江商報
分享到:
【字號
  “各部門都要自覺行動,限期完成職能轉變各項任務,絕不能‘換湯不換藥’!眹鴦赵横槍π乱惠啓C構改革敲響警鐘。機構改革有哪些“換湯不換藥”的怪象?新華社記者進行了采訪梳理,總結出之前機構改革的四大怪象:無領導因改革“下崗”、臨時工增多、借改革漲價、行政審批明放暗收。
  新華社總結的四種怪象,有一定代表性。前六輪的機構改革中,確實存在不同程度的“換湯不換藥”之處:機構撤并以后,行政機構以事業單位形式再生;或機構不在,但編制和待遇還在;或職權下放,但明放暗收等等?傊,改革以精簡裁撤開始,最后卻陷入“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怪圈。結果行政事業支出有增無減,同時政府職能得不到根本轉變。
  在這個背景下,強調“機構改革應防‘換湯不換藥’”很有必要。相較以往,此次機構改革精簡的幅度相對較小,對應的機構和人員面更窄,改革核心是轉變職能,需要裁撤的行政機構本來不多,出現“精簡—膨脹”循環的可能性也較小。但從放權的角度講,行政機構不會重生,不代表本應精簡的權力不會膨脹。如果政府和市場、社會邊界不明,簡政以后并不會必然迎來放權,而向市場和社會下放的權力,也可能被重新上收,精簡的權力還是會因此再度膨脹。
  政府放權,是為了給市場和社會騰出空間。衡量權力下放是否到位,得看在一些政府應該退出的領域,市場和社會是否有足夠的自主性。如果該由社會興辦的公共服務沒有交由社會,如果市場上不必要的行政審批依舊過多,說明政府放權并沒有放到實處。權力明放暗收,市場和社會依舊沒有獨立成長空間,行政之手覆蓋下的市場和社會,也就很難形成一股獨立的監督與制衡力量,來約束權力的膨脹欲望。一旦職能機構缺乏自我約束力,市場和社會又不足以有效制衡,權力精簡再膨脹的可能性就相當大。因此,對于反彈性問題,改革之初就必須做好充分應對。
  簡政放權,根本上指向政府職能合理化、最優化,形成高效的“小政府”。防止改革反彈,首先得確保政府職能定位的精確性。市場和社會的自主與靈活,一面對應著政府權力的邊界,另一面對應著既有職權的屬性——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型,權力需要服務于社會與市場。職能轉變既是機構改革的目標,也是啟動改革的切入點。給職能以精確定位,也即在各個領域明確政府的邊界和尺度,明確管理和服務的范圍,形成改革的微觀框架。如果政府職能得到了準確界定,依附于職能上的職權,也就得到了限制。同時,職能、職權的精準性,會使據此而設的機構、編制,更加符合改革的要求,從而避免權力膨脹、機構再生、冗員回流。
  機構的精簡不易,但權力的下放收縮相對更難。政府機構改革到現在,重心已不再是行政機構的簡單瘦身,改革更具挑戰性。希望以往機構改革出現的循環局面,現在不會以另一種形式出現。要保證下放的權力變成市場和社會的權利,對于政府職能,必須有一個全盤的清晰準確的定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機構改革“怪病”該如何治? 2013-03-25
· 政府機構改革更需改善制度環境 2013-03-19
· 國務院細化機構改革任務分工 2013-03-19
· [網民關注]為機構改革叫好 更關心職能轉變 2013-03-15
· 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擬作一處修改 2013-03-1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琪琪|国产普通话对白视频二区|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